C#之面相对象进阶篇
面向对象的特征
封装:行为(方法)和字段(数据)的结合
含义:将字段(数据成员)和行为(代码成员)相组合的一种机制。
目的:
1.控制对象状态的范围
2.加强对象自身的内联(联动)性
3.增强对象使用的安全性
封装图解:
封装的基本要求:
特定边界:所有的内部变化都限制在此边界内(类定义的{ });
特定访问权限:在对象外部不能访问或修改受保护的内部实现细节(private成员)
有外部接口(方法):此对象利用它与其它对象发生关联(public成员);
属性和字段结合实现封装
属性的定义:属性代表了set和get方法
[访问修饰符 一般为public] [new|virtual|override] 属性类型 属性名
属性的作用:快速封装字段
属性分类: 读写(set+get)、只读(get)、只写(set)
使用属性:
对象引用.属性=属性值:自动调用set方法
对象引用.属性:自动调用get方法
属性实现封装的好处:快速封装。
继承:
面向对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抽象和分类。
抽象和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抽象是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务映射到意识中的一种方法。
分类是指确定这些抽象到意识中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基本形式包括一般到特殊和整体与局部。
图解:
一般到特殊(is a)用继承(Inheritance)
整体与局部(have a)用组合(composition)
继承的概念:
继承是由已有的类创建新类的机制。
由继承得到的类称为子类(派生类)
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超类)(基类)
继承的作用:
实现软件可重用的重要方式
增强软件可扩充性
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声明继承:
[<修饰符>] class<子类名> :(extends) <基类名>
Object类
C#语言中所有的类都是Object的直接或间接子类
可继承的内容:
子类继承父类私有以外的成员变量
子类继承父类私有以外的成员方法
子类不继承父类的构造方法
子类继承父类的析构方法
子类不能删除父类的成员
子类可以重定义(隐藏\覆盖)父类成员
子类可以增加自己独有的成员
子类对象对父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子类可以访问父类私有成员(private)和构造以外的内容
注意:受保护(protected)只能在子类内访问
隐藏:
子类中可重定义与父类成员同名的成员
此时父类的成员被隐藏
注意:
程序中会出现警告 警告不影响执行
消除警告的方法:
在隐藏的属性或方法上追加new关键字
base:
用来引用(指向)当前对象的父类对象
用法:
访问父类被隐藏的成员变量
如:
?base.variable;
调用父类中被覆盖的方法
如:
base.Method([paramlist]);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如:
:base([paramlist]);
注意:base维系了整个继承关系。
向上转型:子类和父类具有is a的关系。
例如:父类“人”和子类“学生”:“学生”是“人”。
父类“动物”和子类“猫”:“猫”是“动物”。
因此:
父类的引用可以指代子类的实例
动物=兔子
人=学生
以上称之为:Upcasting\向上转型
向上转型引用访问范围受限:
可以访问子类继承或覆盖的成员;
不能访问子类中新增(独有)的成员
向上转型对象可以被重新赋值为子类引用
人=学生
学生=(学生)人
这时它又重新可以访问子类中新增(独有)成员
作用:
用一个引用处理各种子类对象
便于扩展和维护项目
is和as
父=>子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异常
子=(子)父;
原因:无法确认父引用是否经过向上转型。
is\as:父类型转换为子类型的安全保障(向上转型的安全保障)。
is:
语法:
对象引用 is 类型
作用:检测对象引用是否某个类型或其父类型
返回值:true\false
优势:适配所有类型(即使null)
劣势:效率稍低
as:
语法:
对象引用 as 类型
作用:尝试转换对象引用为具体类型的引用 (尝试转换)
返回值:对象引用\null
优势:效率高
劣势:仅适配引用类型
多态(polymorphism):即一个名字具有多种语义。在面向对象中指一个方法可以有多种实现版本。
多态: 提高程序的扩展性
类的多态表现为方法的多态
方法的多态:重载(overload)和覆盖(override)。
重载:同一个“类”中方法同名
参数列表不同:
1.个数不同
2.类型不同
3.次序不同
注意:返回值类型不同无法确定重载
覆盖(重写)
1.父子类中
2.父类的方法virtual修饰一下 形成虚方法或者为抽象方法:abstract修饰
3.子类中的方法务必和父类的方法同名 override关键字修饰一下
4.其他的通通一样(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参数列表)
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
编译时多态:
静态联编(静态多态性)
重载的方法由于参数列表不同
编译时就可确定到底执行哪个方法的代码
因此重载又称编译时多态
运行时多态:
动态联编(动态多态性)
重写/覆盖的方法由于参数列表相同
编译时无法确定到底执行哪个(父\子)方法
运行时依据内存中对象的实际类型确定执行哪个(父\子)方法
因此重写/覆盖又称运行时多态
调用原则:“是谁的对象就调用谁的方法”
面试题:
重载和覆盖的区别:
从方法声明角度(格式):
重载的两个函数参数列表不同。
覆盖的两个方法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相同。
从所处位置角度(位置):
重载的两个方法在同一类中。
覆盖的两个方法在有继承关系的两个类中。
从方法调用角度(使用):
重载的方法被同一对象使用不同的参数调用。
覆盖的方法被不同对象使用相同参数调用。
从多态时机角度(特性):
重载的方法在编译时多态。
覆盖的方法在运行时多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