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践行过,坚持过么?
一个胖胖的少女(这个词似乎有那么点不对劲,但是who cares)在初中开始学习化学时就非常的糟糕,100分通常就是20几分,趁着其他科目成绩还不错勉强上了县里面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上了高中后似乎并没有好转,还越来越糟糕,化学还是一如既往的烂,其他引以为傲的科目也是一落千丈,这个胖胖的少女已经从内心在怀疑自己了,上课睡觉,不睡觉的时候就和老师插科打诨,以把老师气倒为荣,有段时间老师都快放弃了。
迷茫的前景,摸不着的道路。某一天上化学晚自习,这个少女瞪着自己面前没有写一个字的化学辅导习题,脑袋里各种想法飞闪而过,正当这个少女想得傻笑的时候,背后一个声音响起,“这个题很简单,你这样想。”原来是化学老师。
在硬着头皮听完老师的讲解后,似乎听明白了些许,于是乘胜追击,缠着老师问了一个多小时,每个题目老师都是以“这个很简单”开头,听到后面似乎真的很简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晚自习真的算得上是一个神转折。
经过这个晚自习,这个胖胖的少女似乎找到了学习化学的学习因子,拼命的去预习,认真的听课,然后再仔细的做习题复习巩固,成绩自是不必说,单科化学成绩霸占年级第一一年多的时间。
总有那么一缕阳光,照耀着翩翩起舞的你前天看电视,一位50多岁的阿姨,身材像15岁的一样,那肌肉线条,那翘臀曲线,穿着比基尼简直让人血脉喷张,采访的时候,记者问到,“您是怎样坚持的呢?”“刚生完小孩的时候确实很胖,爬两层楼都喘得很厉害,身体状态也不好,于是下定决心减肥,锻炼一两年,甚至三五年都未必看得出效果,但是十年以后一对比那就是天壤之别,但是这期间,自己是有感觉的,充满力量,充满活力,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是在这个一点一滴的变化中坚持过来的。”
似乎每个女生都嚷着要减肥,无论是胖的还是瘦的,但是真正成功的真不多,不是没有运动过,也不是没有少吃过,但是那点点的控制没有任何作用,请不要跟我说践行两个字,践行过,也失败过,就是没有坚持过。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似乎成了现在生活的写照,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这么来的,有人指明了方向,也有人在督促要去行动,同时自己也去行动了,但就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然后就破罐子破摔,在这种反复中循环下去。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亲,你缺少让你前行的动力。没啊,你没看到大家都说按照这个路径走下去就会出任CEO,赢取白富美么,这个确实是没错,但是这个目标实在太远,前段时间王健林说的“先挣他一个亿”,纷纷被做成各种表情包,写成各种段子,因为这个目标实在太远,普通人几乎不可能达到。曹操行军时,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有片梅林,而不是说等走一个星期以后会遇到一片梅林。他给了士兵期望,而且这个期望是跳跳脚,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够到的。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1977年,心理学大师班杜拉(Bandura)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发现一些人虽然很清楚知道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因为人们在知道该做什么和真的去做什么中间还差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我们只有内心判断我们能做成这件事情,才会行动。简单说,我们不仅需要认知,还需要“心力”。知识不只是要上脑,还要上心。
那个胖少女正是感知到“原来这个很简单”,“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才有了去认真学习的动力。那位50多岁的阿姨能坚持二十几年如一日,也是因为感知到了身体的变化,给了自己持续的动力。
这种亲历的成败经验是对自己的行动影响最大的,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让人信心满满,反之,使人丧失信心,如果让一个差点被淹死的人去学习游泳,那应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那如果没有亲身经验难道就不行动了么?还有替代性经验可以实施哦,也就是看别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但是要看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的经验,而不是各种大神,作为榜样是好的,但是却比较难给予自己前行的动力,有时候估计会给自己铸造一道天堑——因为人家是大神,我只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