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当你对父母歇斯底里地咆哮时......

2021-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爱读书的顾先生
image

1

宋某跟林某谈了三年多的恋爱,工作也基本稳定了。

两人想着也该定个时间,把双方的父母请到一起,商量结婚事宜。

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双方父母见面,宋某就主动跟林某提出了分手了。

宋某自认为自己对待婚姻是非常的重视的,不会轻易步入婚姻。

她想找一个一辈子都不分开的另一半。

既然这样,为什么宋在最后一步之前提出了分手了呢?

原来是林对待父母的方式,宋无法接受。

林总是对自己的父母粗暴和无理,每次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父母咆哮。

一个有教养的人,不是抱怨父母的无能,而是学会善待父母,接纳他们的不完美,有他们爱的助力,才有我们坚实的步履。

image

2

善待父母,学会接纳不完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从“人都是自恋的”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那么愿意改变父母的想法,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的自恋。

在我们看来,父母的观念过时了,是错误的,自己见多识广,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父母应该听我们的,接受我们的想法。

正是自己狭隘的自恋,导致我们无法接受父母与自己的不同。

辩论中,李诞从父母观念形成的背景来谈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正确的。

他说道,父母就是依靠他们自己那一套,在我们看来过时的观念,把我们养大的。如果我们长大了,回过头来和他们说,他们的观念是错误的,必须改正,那他们肯定不会接受。

其实,在和父母沟通这件事情上,如果我们愿意去理解父母,就会给我们自己提供多一些不同的人生经验,这也是一种收获。

image

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凡人,都会犯错,他们观念守旧、与时代格格不入,也没多大的能耐,有时还严厉又固执,让我们时时都想逃离他们的束缚。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有个片段:

房天忆要和生养他30多年的父亲断绝关系,他理直气壮地对父亲说:“我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结果!”

他嫌父亲只是一个面馆的老板,同事比他资质平庸却能平步青云;别人不需那么拼命,仅凭背景就能比他混得好。

他责怪父亲每天只会对他嘘寒问暖,他在外面遭遇不公时却没能力助他一臂之力。

父亲由生气到满怀愧疚,老泪纵横地向儿子鞠躬道歉:“是爸爸没能力,对不起,我就这点本事!”

年过半百的父亲,像个委屈的孩子,这一幕让无数的观众看了潸然泪下。

很多现实中的孩子也如房天忆一样,抱怨父母没学识、没资源,没本事让他们飞黄腾达;让他们在外人面前感到卑微,对自己的家庭背景羞于启齿。

其实,普天之下,又有多少的父母是位高权重、大富大贵的?大多都是挣钱养家的平凡百姓,能把子女培养成人,父母已拼尽全力。

随着年龄渐长,阅历渐丰,我们要慢慢懂得平凡才是人生常态,我们的父母或许没多大能耐,却是人世间最爱我们的人。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大后,我们也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一个有教养的人,不是抱怨父母的无能,而是学会善待父母,接纳他们的不完美,有他们爱的助力,才有我们坚实的步履。

image

4

怀感恩之心,珍惜拥有

张小娴说,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

因为身边人对我们的好已成习惯,亲人对我们的付出被当成理所当然。

我有个同学,妻子得癌症去世,父亲早年过世,家中只有母亲一人,他常年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春节回家过年。

在家期间,每天早晨八点不到,母亲就催他起床吃饭;晚上十点刚过,母亲便催他上床睡觉,时不时还逼他去相亲。

因此,他厌烦母亲,不愿意呆在家里,常跟亲朋好友去喝酒打牌。

有次跟母亲吵架,赌气从家里跑出来,寒冬腊月身上没带一分钱,只好投宿朋友家,朋友的母亲拿好酒好菜招待他,他感激涕零,过后给朋友母亲送了个大红包。

朋友母亲说:你妈妈含辛茹苦地把你带大,每个节日都给你做好吃的,你怎么没感动过?

没几年,他母亲因脑梗去世,他在外地没赶上,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他追悔莫及。

再次相见时他感慨,有母亲在多好呀,三餐到点母亲就唤他回家吃饭,冬天回家晚了会烧好热水让他泡脚,喝酒醉了有人给他泡醒酒茶。

可如今,回到家中冷锅冷灶,喝醉了半夜醒来一杯水都没人端、想吃母亲煮的美食只有记忆中回味,他后悔没好好善待母亲。

多时候我们常对别人的小恩小惠感恩戴德,却对父母的关心呵护视而不见,甚至抱怨父母给的不够、做得不好。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一辈子真的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所以不妨对爱你的人好一点。

亲情,是这个世上最纯净的感情,父母对我们的爱最无私、最深厚,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我们怎能不懂感恩呢?

百善孝为先,感恩这一世与父母的缘分,珍惜此生拥有,别给人生空留遗憾。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