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
每天看本书,今天了解的书是《低欲望社会》,作者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曾担任日立制作所核能工程师,麦肯锡日本公司董事长,是当今世界顶尖商业及企业战略领域学者。曾被《经济学人》评为世界五大管理学大师,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
本书主要从低欲望的社会现象入手,分析了低欲望的形成原因和深远影响,并试图探讨,解决之道。下面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先来展开说什么是“低欲望社会”。
一般说起欲望,都是说“永远得不到满足”,日本为什么会被大前研一贴上“低欲望的标签呢?我们来看看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就说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低欲望社会,是不想穿名牌?不想吃大餐?不想住大房子,不想开好车吗?答案是:不想,真的不想。大牌旗舰店很少有人光顾,而优衣库之类的平价品牌则是常年排队。不光对物质没有欲望,对于出人头地,对家庭生活,日本的年轻人也无欲无求。日本的户籍统计,一人独居户已经超过了总户数的1/3。连家庭都不想组建,那生小孩更是别提了,日本出生率低,已经举世瞩目,可是年轻人就是无欲无求,不想生。其中最直接原因就是穷。根据2015年日本的家庭调查报告显示,日本30岁以下的家庭负债是储蓄的两倍,30-39岁区间的家庭负债是储蓄的1.5倍。所以绝大多数都是欠着一屁股债,这样怎么能不低欲望呢。可能你会说,穷就拼命赚钱呀,大前研一也提到这一点。以前日本也穷过,那时候日本就是没钱努力赚,并没有低欲望,在二战后经济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遍地机会的时候是这样。可现在的日本,企业都讲究论资排辈,升职谈何容易。还有日本的税收体系,一直强调要减少贫富差距,这就意味着收入增加一小步,税收增加一大步。即使费尽心思升了职加了薪,实际上收入也改善不了多少。反正努力不努力,升不升职,收入都差不了多少,何必呢。但那些50岁以上的日本人,并不穷。还有大把的存款。2015年的数据显示,日本平均50岁以上的家庭,平均净储蓄相当于差不多60万人民币。60岁以上的老年家庭更厉害,平均每个老年家庭都拥有超过130万人民币的存款。老年人不穷,但是却比年轻人还无欲无求,有那么多的存款,却还是尽量不花。统计显示,日本老年人的临终金融资折合人民币超过200万元,都是抱着巨款去世的。
第二部分:低欲望到底引起那些问题?
首先低欲望所引起的最主要、也最直接的问题,是社会投资和消费不振,带来经济萎靡。经济要发展,要么靠投资拉动,要么靠消费推动,要么就是两者结合。在低欲望的社会,人们都是过着所谓的“最低限度的生活”,那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政府要刺激经济,通常会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市场利率。一般利率低,大家会多花钱,多贷款,多投资和多消费,这就能起到提振经济的作用。可是在低欲望的日本社会现在的存款利率已经基本等于零利率,存款这么不划算,居民金融资产却还是以存款为主,金额超过人民币一百多万亿元。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克鲁格曼曾经说,搞不懂日本经济,为什么 怎么刺激都不行。安倍晋三上任提出来的一套政策,主要就是通过金融政策来促进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但在低欲望的日本,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常规药都发挥不了作用,“安倍经济学”已然是无疾而终,很难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低欲望带来的问题不仅仅直接影响到投资消费,还渐渐影响到社会的人口结构,影响到国家财政。因为低欲望,平均结婚生子年龄逐年推迟,这样势必会引起社会人口的减少。一个国家财政的支出和一个家庭或者个人的支出有些类似,只不过财政的收入主要是税收,而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公共事业的建设。想要收支大体平衡,那就得收多少钱,办多少事。量入为出。
第三部分:如何让日本放弃“最低限度的生活”。
大前研一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比如,近年来,日本通过法案,采取提高商品税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消费税从3%提高到8%,2018年10月还进一步提高到10%。大前研一就批评这一点,他认为,本来整个社会都已经低欲望了,还要让消费成本增加,这种征税方式简直就是进一步地打压民众的消费意愿,如果政府要增加税收收入,应该推行增值税或者再其他税种上动脑筋。同时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应当优化改革,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超率累进制”这种征税的特点是对低收入的人税率低,高收入人的税率高。对于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这种征税制度是利大于弊的,这样可以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有助于社会公平。但对贫富差距很小的日本,做得就有点过火了。大前研一认为,只有通过改善税收结构,让年轻人收入有所增加,让他们对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有所希望,他们才有可能从低欲望中走出来。同时要让企业和政府逐渐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要想办法让那些到了年龄的老员工能早点退休,给年轻人腾出位置,这样才能给年轻人更多的希望,解决低欲望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群的低欲望,主张一方面要想办法消除老年人的“不安全感”,让他们敢花钱,另一方面要为老年人创造条件,让他们的钱有地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