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云岩文化高地阳明祠
《立秋》
宋 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阳明祠是云岩重要的文化高地。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也是民族的根。
阳明祠是为了纪念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而建立的。王阳明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心学理论在海内外影响甚广。他和贵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知行合一思想已成为贵州省的人文精神和贵阳市的城市精神,“良知行·阳明文化接力”也成为云岩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主要文化品牌。
阳明祠的存在连接着圣人与贵阳。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是三组古雅的明清建筑群的总称,它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三部分。
进了阳明祠大门,拾级而上,正面是“扶风”影壁广场,最左侧是尹道真祠。尹道真,名珍,字道真,东汉时洋河郡毋敛县人,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贵州乃至川黔滇的文化教育,绕不开号称“西南文化拓荒人”的他。川滇黔三省都留有他办校的遗迹,贵州省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是为纪念这位汉代学者而命名的。
尹道真祠入口为月宫式门,上嵌康有为书写的“尹道真先生祠”几个大字。祠里有一座戏楼,戏台正中间写着“思齐”二字,墙壁上挂着贴有编号标签的木梁,是之前尹道真祠堂的残存木料。
右侧是阳明祠,而“扶风”指的正是这座山的扶风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面对“扶风”往后走,一座沧桑的牌坊上写着“礼门”二字。“礼门”是文庙泮池前专有的“礼”“义”石坊之一。阳明祠的这架石坊礼门是由已经拆除的贵阳县文庙迁入阳明祠的,县文庙的前身在明代是贵州宣慰使司时期的司学,地址在现在的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文庙拆除后,礼门作为县文庙留下来的珍贵影子,被搬到了阳明祠保存。
祠堂正中是阳明先生汉白玉燕服坐像,祠内的展览,以王守仁的出生、求学、被贬、平叛、讲学为时间轴。祠内殿廊相接,曲径回廊,诗文碑刻甚多。与祠堂同在一个四合院的还有桂花厅,厅内收录了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心学”的研究资料。
厅前一株500多年的桂花树,舒展着将知行合一的文化意蕴娓娓道来。
想起阳明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礼门右下方的小石狮,棱角在岁月中风化模糊。在祠中慢慢拍摄了一整个下午,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体味阳明先生的情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