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写天下事乡村故事

求知路上(3) | 辗转第三所小学

2021-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光圈

在接受了留级之后,我从外婆家那边的小学转入了离家稍微近了一些的临乡的乡镇中心校。

终于是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了,去报名那天,二叔对我说,你能超过班里的小姚同学就能拿第一了。

我转过来后跟二叔家的堂姐是同班,班里的小姚同学一直保持着第一名的记录。

按理说,我一个留级生自然成绩也不能太差,不过至于抢不抢占第一名的位置倒是无所谓的,我不喜欢争强好胜。

在如愿报名之后,住宿又成了问题,学校有限的宿舍根本腾不出位置来,我必须得外宿。

因为离家较远,那里的学生多半是寄宿制的。这一次,我又被拒之门外。

无奈之下,父亲在街上租下一间房子,决心驻扎下来带我们读书,顺便开个小卖部,维持生活。

就这样我才转入了乡镇中心校来。

从隶属来说,我们不属于这个乡镇的人。只是离我们自己的乡镇比这远得多,所以我们选择了就近。

乡镇中心校比乡村教学点要好得多了,两层洁白宽敞的教学楼是我向往已久的,以前从教学楼旁的公路经过,总是企盼有朝一日能进到这里来读书。当愿望实现的那一天是很高兴的。

当然,好处不止在硬件,软件也有了很大改善。至少有了专门的语文和数学老师,还有体育、美术、音乐课。之前的教学点里,各科都是一个老师教,而且还是几个年级一起,免不了枯燥泛味一些。

有了父亲的陪读,我没有出现不适应环境想回家的情况,很享受这里的学习和生活。

很快,第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语文100分,数学99.5,我稳稳地坐在第一名的位置,那时候是直接发排名成绩单的。

这是父亲辛苦陪读和我自身努力的结果。

父亲的陪读使得家里的重担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也有些力不从心。

第二学期开学,又正是农忙的日子,父亲只好选择回家帮忙。

在退租房子之后,父亲又只好想方设法去找亲戚寄宿,最后找了离学校并不太近的另一个外婆(外公的兄弟)家寄宿。

外公已早逝,家里由外婆掌管,大舅已经成家立业,另起炉灶安了家。外婆抚养着二舅、三舅和满舅,还有二姨、三姨和满姨。好在舅舅和姨他们都很勤劳,日子过得还不错。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外婆还慷慨地拿出一间偏房来,供我们吃住。

有了住处,父亲又将四姐和二弟从另外的学校也转到中心校来。

四姐、满姐、我还有二弟和小弟,我们5个人同住在外婆家求学,每天放学回家再自己煮饭、做菜,当然空闲的时候还得自己去找柴火,不能老用外婆家的柴来煮饭。

住得远了,我们要比别人早起一些,夏天还好,冬天就特别想赖床,四姐每次都要催促大家,保证将大家都带到学校。因为操心生活上的事太多,她的成绩并不太好。

当时父母每个星期给5块钱,平均下来每人能有一块,对于当时5分钱一颗糖来说,也还能买一些东西的,不过这5块钱并不能平均分配,得用来买菜。

从家里带来的菜往往才吃了两三天就没了,后面的日子得花钱去买。

那时候看见别人吃颗糖都羡慕极了。(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