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沟通02|因果关系的滥用
因为所以,科学迷信
先后发生的事物不一定具有相关性,相关性也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亲爱的朋友,你好!我是小白,邀请你一起——每天3分钟,从头学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过上想要的生活。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问题是资源,谁拥有问题,谁就拥有了成长的资源。
搞清楚问题归属,也就是搞清楚谁是问题的主人。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再去抢夺他人的(比如孩子)的成长资源,回到自己的问题身上,好好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成长资源。
让我们再次回到孩子不想做作业、家长看着很着急这个例子上来。
要把家长的情绪困扰和孩子不想做作业这两个问题区分开,难点在于,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孩子不想做作业是一个原因,它导致了家长很着急这个结果。
简单粗暴地进行归因,是我们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思维特点,嗯,你不用感到自责或惭愧,这是我们的天赋。
这个天赋在某些情境中能帮助我们进行快速决策、规避风险,在某些情境中则会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阻碍。
关键在于看见,看见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就能更好地与它相处。
如果你愿意,可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你的想法,去看见它就好了,不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你一定会发现类似下面的想法时不时冒出来——
心情不好、懒洋洋地不想干活,为什么呢,一定是刚才和老板讨论工作时没得到肯定的答复,唉,老板这个人啊,就是喜欢打太极……
今天考试状态真好、超常发挥,为什么呢,一定是因为我今天穿了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得到了好运的加持,下次考试还要穿它……
最近天天着急上火,为什么呢,一定是因为孩子每天晚上不好好做作业,哎呀,这刚小学一年级就这样,以后怎么办啊……
首先,先后发生的事物不一定具有相关性;
其次,具有相关性也并不等于两者就是因果关系。
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和考场上的状态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衣服是无法决定考场上的状态的,更相关的是平时的学习效果和考前准备,以及当天的身体健康状况。
再比如,孩子不做作业和家长着急上火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孩子是无法决定家长的心情的,着急上火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家长自身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家长和老师、学校的关系,等等,因人而异。
对事物进行简单粗暴的归因,我们是解决当下问题的一大阻碍。
它让我们分不清问题归属,把他人的问题抢过来解决,又把自己的问题甩给他人去承担。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去觉察你头脑中的想法吧,不用做更多的事情,去看见它们就好了。
当你的大脑又开始进行简单粗暴的归因时,你会认出它来。
认出来之后呢?我们下回接着说^_^
不着急,每天3分钟,慢慢来比较快。
来聊聊: 你有哪些坚信不疑的因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