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太熟的人谈钱,贼爽。
1
有句话说:“别谈钱,谈钱伤感情。”
这里说的“谈钱”,一般是指借钱。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问亲戚朋友们借钱,平时相处的挺好,一借钱,大家都尴尬。
不尴尬的人,要么是心理强大,要么是物质强大。
不止是借钱,只要是谈利益相关的事儿,和比较熟的亲戚朋友们谈,总不那么痛快。
要谈,就找不怎么熟的人谈,单刀直入,明码标价,痛快淋漓。
最近,我就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儿。
2
前几天,给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打电话。
追忆往昔,聊起近况,展望未来,相谈甚欢。
絮絮叨叨聊了二十多分钟,快到结束时,猛然想起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车险快到期了,该给车买保险了。
碰巧,我这个朋友是在保险公司做内勤工作的。虽然不是专业的保险业务员,但闲暇时也兼职卖车险,贴补一下家用。
于是说:“待会儿我把行车证照片微信发给你,你给我报个价吧。”
朋友说:“中。”
行车证发过去不久,报价单就出来了。我一看,中规中矩,和往年的费用差不多,于是决定在朋友这里下单,顺便照顾一下他的生意。
晚上回家和媳妇说起买保险的事儿,媳妇说:“你先别急,我有个同事的老公也是做保险的,不知怎么知道咱的车险快到期了,一直缠着我买,还说他这个月冲任务,提成都不要了,按最高比例返点。”
我问:“他报价多少?”
媳妇说了个金额,和我朋友报的差不多。但关键是,人家还能额外返还啊,按那个比例算起来,从朋友那里买,需要多花近1000块钱。
我知道朋友报的是市场的正常价位,怪只能怪这位业务员不按常理出牌,为了完成任务,一点提成都不要了,我甚至怀疑他在倒贴钱。
按理来说,卖车险拿提成,天经地义。人家做业务的,吃的就是这碗饭,作为消费者,没必要恶意砍价,留点余地,大家都有钱赚。
但关键是,你不砍价,他倒主动给你降价,这种赤裸裸的诱惑,你接还是不接?
说起我那个朋友,我甚至有把握,只要开口去问他要车险返点,他肯定会给,即使给不了那么多,也会给到他的最高限度。
按照他的性格,大不了这单业务不赚钱,也不会让朋友感觉不公平。
但那样一来,我们的关系就不美了。
我们曾经一起扛过枪的革命友谊,就变成了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家行为了。
无论如何,我是张不开那个嘴的。
而对于媳妇同事的老公,我是没这个顾虑的。面都没见过,不用顾忌什么。
加上他微信,说好返点金额,明码标价,三下五去二就办完了,返点也转了过来。
瞅瞅,瞅瞅!
我就是这么个重利忘义的人!(此处应配个捂脸流泪的表情)
或者勉强可以说,我是把“义”和“利”分开来谈了。
让讲利益的人去谈利益,不谈感情。
让有情义的人只谈情义,别谈利益。
3
不知你发现没有,越熟的人,越没法谈利益。
这世上最熟的关系,莫过于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谈利益吗?有计算投资回报比吗?
哪个父母给子女认真的算过账,说我养你从小到大,花了我家多少钱,吃了我家多少大米。现在你挣钱了,要给我还回来。
即使物质上能算出来,精神上的付出能算出来吗?
如果一定要算,只能用天高地厚形容了。
同样,夫妻之间能谈整天谈利益吗?
我认识一对夫妻,整天谈这个,但也一直在见识他们的吵架。
妻子说:“我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买电饭煲花了多少钱,哪一天我不花个大几十块钱?”
丈夫说:“就你花钱,我花的不是钱吗?房租钱、水电费钱、孩子的学费钱,哪一个不是我出的?”
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为家庭付出最多的一方。都想努力在物质层面上超越对方,证明自己的能力、责任,但结果是,谁也算不清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谈不拢的问题越来越多,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家庭战争。
所以我认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很多东西是没法算的,也没必要算。
比如丈夫赚钱养家,家庭主妇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孩子的功课辅导的好好的,把饭菜做的美美的。一家人都可以感受到家的温馨。
你能说这个家庭主妇创造的价值少于赚钱养家的丈夫吗?
在我看来,前者的付出虽然没有价格作为衡量,但带着温情的东西,更趋近于无价。
所以,一家人,还是糊糊涂涂的过最好,各尽其力,各尽其责,不用相互比个高低。
要比,就和外人比,要竞争,就和不怎么熟的人竞争。
面对他们,你可以大大方方的砍价,毫无压力的谈利益。
这是个契约社会,不怎么熟的人,在规则的约束下,也可以把事儿办的漂漂亮亮。
如果发现对方不靠谱,换人就是,不需要什么顾忌。
世界很残酷,但这也是它的美好之处。
尘归尘,土归土。
感情的归感情,利益的归利益。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