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莫欺少年穷。所读所爱

那个被全世界骂过的小三还在说什么?

2015-04-18  本文已影响36013人  小mia仔木石

At the age of 22, I fell in love with my boss...and I regret that mistake deeply.

22岁那年,我爱上了自己的老板。之后的每一天,我都活在这个错误中,后悔非常。

我们总会痴情地问:爱一个人有错吗?然后得到这样的温情的回答:爱本身没有错,但你的爱若伤害到其他人就错了。颇有道理,语重心长。

莱温斯基被人骂“荡妇”“婊子”,因为她爱上了有妻子的男人。在中国还有个特别形象的词叫“小三”,排除在二元关系之外的,小的,第三个人。

小三的出现伴随着欺骗,马家辉在《锵锵三人行》中说过一句很动人的话:欺骗,其实是偷走了你的历史。是了,你以为的都不是你以为的,你以为的都被改写被扭曲。曾经的信仰原是自己造的一场梦,整个世界山崩地裂,站在废墟面前,你,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人。很难过的。

为什么要欺骗?因为知道自己在做错事,所以要瞒,要骗。为什么错了?因为一对一的恋爱和婚姻关系才是对的,两个人在一起必须绝对忠诚于对方,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为什么一对一的忠诚是对的,其它任何形式都是错的?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一个莽莽文明堆积起来的一夫一妻制的时空(也是一个文明有可能被瓦解被重构的时空)。

如何避免欺骗?商业规则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理想状态是,没有禁锢,就没有欺骗。不管是开放型关系还是多人关系,都在探索藩篱之外的亲密关系可能性,但我以为,未必能将“欺骗”销声匿迹。世间太多幻影,人性太多幽微,她之欲真时未必不为假,你之欲假时未必不显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莫辨的解决办法是不去辨,让生命自在自为,心便能自清自安。

套用一句男子的经典辩白:我骗你是因为我在乎你呀。是这样的,被骗的人是有被小心对待的。若能得一场精致美妙的太虚幻境,即使醒来也不会太伤心,一切如梦幻泡影观,如露如电观,一场梦接一场梦做下去。骗人的有建世界的控制感和征服感,被骗的有游世界的轻松感和浪荡感,每个人都同时是这造梦者和戏梦者,每个人都在骗与被骗中得到爱和满足。这,才是理想状态。

我那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外婆劝我结婚时是这样说的:儿呀,婚还是要结,现在国家是这个政策哩。是的,她没有说天要下雨树要发芽人要结婚,她说现在,说政策。我很惊讶,一个连广场舞都不会跳的老太太能有这样的觉悟,道尽时空的无奈和个人的无力。

而我,也当然要履行一个造梦者的自我修养,回她道:会的会的,再等几年。是的,说不定再等几年,碰到合适的对手,我会想要玩玩这个游戏呢,纵身一跳,如果梦太美好,就做下去,如果不够美好,另寻它梦。Just a game.  Just another dream. 如此而已。

记得《奇葩说》最后一期的辩题是:我不生孩子有错吗?马薇薇有一句话:我承认我错了,但我依然这样选择,因为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我追求自由,理应承受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其实,当我们谈论对错时,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莱温斯基在演讲中也承认自己错了。但如果生命能重来一次,再回到那个现场,不知她会不会纠正自己的错误,不管是为自由,还是为爱情。只是这一次,梦境需造得更精密。又或者,事先得到希拉里的声明:我志在政治,你们的事与我无关,不破坏为全国人民营造的“第一家庭”梦幻形象即可。毕竟个人爱情事小,世界稳定事大。

I feel something so wrong doing the right thing.  I feel something so right doing the wrong thing. 

这两句歌词曾被我咀嚼,它似乎应该成为每一个脱轨者或反抗者的催眠曲,催之入梦。梦中无怖无惧,无审判无地狱,只有人,全是自由的人,每个人是自己的王,绣口一吐,呼出个乌托邦。

We talk a lot about our right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but we need to talk more about our responsibility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我们谈太多言论自由的权利,谈太少言论自由的责任。

莱温斯基在TED的演讲主题是“网络羞辱”,呼吁公众在网上骂人之前带上自己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这,确实很难。网络让骂人变得简单,隔着屏幕,匿名匿性,每个人都玩起了角色扮演,肆意宣泄庸常生活无法耗尽的荷尔蒙。恶意可以瞬间如洪水猛兽,扑向一个被大众投射了太多个人想象和道德判断的人。当对话的场域发生变化,人的言谈礼仪也需要重新被规范。可偏偏网络对现实中被规范太久的人来说,是个撒野的地方,撒多大的野,撒什么样的野,全听凭自己心中的那头原始野兽。

同情心有作用吗?下面我想讲两个拾人牙慧的故事。

一个是上帝审判的故事。

上帝请了一天假,找五个人来暂时接替审判的工作。问上帝为什么请假?他说:当你知道了一个人的全部,是很难再来审判她的。你知道她所有的所为所不为,都有来有自有因有缘,你便丧失了判断的能力。对还是错,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难以选择,只剩下怜悯。

一个是语出自《论语》: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张爱玲在《小说自选集》的序言中提到过这句话。其实和她那句著名情话意思很贴近: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当我看灰姑娘时,我在看什么》中提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语: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试译之,“子欲难人,诘前三省:人无我道,人无我师,人无我爱”。)也是话同此理。

那么,同情心当然会有作用。前提是,你的同情心能在那头猛兽出山前捆住它。

永远不要低估人的欲望,它种类繁复,花样百出,每时每刻不蠢蠢,无时无刻不欲动。我什么都能够抵抗,除了欲望。王尔德的名句。所以,你总有捆不住自己的时候,更多捆不住别人的时候。怎么办?当对话的场域发生变化,人的言谈礼仪需要被重新规范?事实是,人的思维方式更需要更新。

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网络上的那个你,并不是你。它可能是你的只言片语,生命中某一秒时光的定格,它是部分的你,过去的你,部分的过去的你,过去的部分的你,并非现在的你,全部的你。而对于他来讲,你这部分,这过去,还可能只被看到部分的部分,且被看到的也不一定被理解。如此,你不是你,他不是他。那么,他骂的不是你,是他以为的那个你,你看到的也不是他,是你以为的和他想要你以为的,那个他。都是幻象,镜花水月,而已。

当个戏看看便散了,放下鼠标,卸下油彩,回到面对面的生活,才会更容易想起对面这个人是人,不是只言片语,不是瞬息的光影,不那么招骂,也不那么会骂人。那网上的,就随它去吧,反正我非我,你非你,花非花,月非月,别太投入,亦别太深情。

综上,那个被全世界骂过的小三,总统的小三,说的是:我做小三我错了,你们不该羞辱我。网络暴力要不得,它能把人逼死的。带上你的同情心,我们一起正能量。我看到的是:一场梦幻泡影。原来处处是修行。

直女日记”(微信公众号:zhinvriji):关于女人,关于自由的人。妙音文字全方位无节操不加码骚动互动。内容全部为原创,涉及小说,电影,音乐,诗歌,社会新闻等方方面面。不会很频繁,但一定有洞见。谢谢你的关注。愿每个有趣的灵魂都能相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