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牛IT观察

认知雷达技术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2020-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2a9ac4f05d83

姓名:朱晶晶    学号:20021110270

转载于:https://mp.weixin.qq.com/s/2vRnvLgRz1jfigOm3m1-dA

【嵌牛导读】

雷达是通过与环境、目标相互作用来获取信息的。在复杂的背景下,固定的工作模式和不变的发射波形很难取得满意的性能,这是传统雷达的不足,也是雷达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整体能量、时间、频谱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目标、环境变化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是下一代雷达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认知雷达可以根据目标和外部环境特性智能地选择发射信号和工作方式以及进行资源最优分配,被认为是未来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嵌牛鼻子】 雷达抗干扰、认知雷达

【嵌牛正文】

认知雷达(Cognitive Radar)

认知雷达的概念由Simon Haykin于2006年正式提出,指出它是新一代雷达系统的重要标志。

根据认知的定义,雷达要成为认知雷达,则需要具备某些特点和能力,例如感知环境的能力,智能信号处理的能力,存储环境和目标回波信息的能力,接收到发射闭环反馈的特点,也就是要理解和适应环境。

过程描述

首先,通过对先验知识库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学习得出目标和环境的多域(时频域/空域/极化域等)特征,从而自适应调整发射和接收方式,更好的检测目标并抑制干扰,并且在环境改变(例如被干扰)的情况下能及时作出调整,形成一个闭环雷达系统

虽然讲起来比较好理解,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是需要众多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各个关键技术的攻克才会逐渐完善的。这里简单介绍,希望可以给感兴趣的你一点点启发。

关键技术

我们知道雷达的发射和接收方式通常是固定的,是由雷达的任务与应用场景事先设计好的,包括雷达体制、波形参数、信号处理方式等。固定的雷达体制和工作模式制约了雷达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电磁环境日渐复杂,传统雷达通常采用的应对干扰的技术力不从心了。对于认知雷达,它通过提取和学习目标和环境的多域特征,可以判定干扰性质,识别干扰样式,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抗措施,做到知己知彼。

与常规的自适应雷达主要集中在接收部分的处理不同,认知雷达则需要将接收的自适应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发射机,从而优化发射波形参数,它是一个闭环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