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乡居记事(154)

2023-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汾湖秀

7月18日  晴天

经过暴雨的洗礼,雨露的滋润,院子里的植物蓬勃生长,更显苍翠。

垂盆草满坑满谷地疯长。

柿子虽然还呈青色,圆乎乎挂在枝头,讨人欢喜。

终于看到泛红的无花果,采下两枚。

接下来的青果子将陆续泛红。

继续临帖,重临一遍《吴江垂虹亭作》。

闲下来,翻出空白纸扇,附庸风雅画兰花。手生,加上扇面不平,兰花缺少韵味。

扇子反面,简单点,写上:清风徐来自幽香。

下午两点钟去汾湖WDM参加“善行天下  和谐发展——苏州市吴江区了凡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工作人员安排我坐在蔡总的位子。原来,有几家副会长单位没人参会,我和几位文友客串,临时代替。蔡总是倪先生的同桌,本来就熟悉。左边的法兰泰克金总和右边的聚力机械李总,几年前曾采访过他们。这些企业都是了凡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单位。

了凡后裔的袁家兄妹平时不常见面,会议开始前,聊上一会。

参加会议的一百多人,除了袁家后人,相当一部分来自我们分湖诗社,也有部分是爱心出资的当地企业,还有各个社区的村委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

2点半,会议正式开始,特邀沈德斌老师宣讲《了凡文化的当代价值》。

张校长主持会议,王会长作“了凡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几年来的工作汇报。

表决通过大会章程以及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人选,有关领导主席台就坐。

我和文友皖君分别代表两副会长单位上台领牌。

两个小时后会议结束,全体合影,各自回家。

吃过晚饭,夫妻俩出门逛街。一路上,倪先生不时弯下腰,捡拾地上的铁片、螺丝和钉子。他说这些尖锐的东西会戳破轮胎。

今天去的地方是西鹤街。华盛商场,我曾工作过的地方。如今,“华盛商场”的招牌已经不在,电子大钟也拆掉,商场变成一家家独立的小店。昔日繁华,荡然无存。

走过西鹤桥,在某面馆前驻足。面馆就是早先的生产资料商店门市部,我高中毕业后工作的地方,楼上是我们女生的集体宿舍。

修脚堂的楼上,是我和倪先生婚后在小镇的第一个落脚点。一间约30多平米的房子,隔成三间,分别是厨房、餐厅和卧室。在那里,我们度过三年时光。

右侧弄堂,西鹤路153号,是当时供销社盖的职工套房。说是套房,卫生间用的还是马桶,一到傍晚,主妇们拎着马桶往元鹤荡滩而去。

分配给职工的套房里有舒庭夫妻俩的婚房。他们也在那里生活过几年。

上图是元鹤荡的南部,元鹤大坝把浩渺的元鹤荡一分为二。

原先的化肥农药仓库、煤球仓库、发货室、值班室、货物码头,全部拆了,建成停车场。

如果说还留有一点痕迹,那就是翻建一新的“吴江农资——北厍直营店”。

农资直营店的北侧是昔日的油库,生产商店的一部分,倪先生工作过的地方。油库也是大变样,值班的小木楼不见了,油桶没了,平房建成楼房,空间逼仄。两只大油罐彰显油库的地位。

巧遇张主任,说这个油库已经被淘汰出局。

关于生产资料商店,有关油库,我和倪先生从同事到恋人到夫妻,有太多的记忆。

走出油库,往东是厍源南路。沿河岸有一些老人在乘凉。不时遇到熟人,与他们打招呼。

边走边看,发现楼房中间竟然夹杂着老屋和旧标识,比如砻糠弄、柳家弄。

路过市中桥药店,进去配药,杨安宝扇着扇子进来,大大咧咧坐在门口的便民服务台前。

康师傅、杨安宝,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有趣的故事在我的网易博客里经常出现。他俩以前是我们达康的老常客,药店合并后,成了这里的常客。

杨安宝变化不大,他的老母亲也还健在。

离开药店,直接回家。这一圈走下来,又是一波回忆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