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 :林徽因、陆小曼,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俗话说“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林徽因与陆小曼正是两个典型的按照“富养女儿”的标准,培养出来的民国闺秀。
同样出身富贵之家,同样从小就读诗书、精外文、学钢琴跳舞、习山水绘画、拿著名女校的文凭、请举止优雅的外教;同样的天生丽质和天资聪颖,又同样出落得仪态万方、才情兼备……
可是纵观两人的一生,林徽因却更符合我们今天“富养女儿”的期待,她是真正把富养转化成了“高起点”和收益一生的“高姿态”。
而陆小曼却把富养当成了“挥霍”,挥霍了钱财与容貌,挥霍了才情与爱情,挥霍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与人生。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到底在哪里?女儿又到底应该如何富养?
-1-
真正富养的教育
不是附庸风雅
而是为孩子找到一生的志趣
-2-
真正富养的品味
不是时尚奢华
而是拥有更高审美和高雅气质
-3-
真正富养的圈子
不是达官显贵
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4-
真正富养的高贵
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自尊自爱并拥有大爱
父母希望给女儿更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定要给她包装上公主的身份、豪门的背景、华丽的服饰和贵族的教育,只是希望她有一天独自走入这繁华社会时,不至于被男人的一粒糖拐走
自尊自爱,与心有大爱,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格局决定高度,高度决定细节。
本文不是要在林徽因和陆小曼之间一较高下,而是要在她们明明都是富养却结局迥异的事实下,获得富养女儿、教育女儿的有益启示。女儿的教育其实比儿子更应费心,因为她们将来面临的诱惑和危险更多,因此林徽因和陆小曼的案例就更加值得家长们研究、体会和重视。
其实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最后的目的都是建立一个对金钱相对止确的价值观。而在这个建立价值观的过程中,单纯的穷和富,显然是没法概括教育方法的。
一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要富养女儿。让女儿从小就能拥有她想要的东西,这样长大了才不会被男生一点小小的恩惠就骗走。可是,给多少算够?你带女儿吃麦当劳,就一定有男生能带她吃金钱豹;你送女儿施华洛世奇,就-定有男生能送她Tiffany ;你给她买个Coach ,就一定有男生能给她买Prada ;你送她一辆BMW3 ,就一定有男生开着兰博基尼过来带她玩。这样什么时候算个头?就算你家财万贯,用全世界最好的装备把她武装得像奥斯卡一样,这个到哪儿都刷几个包,家里开个仓库装衣服,天天夜店请酒的姑娘, 就是你想要的女儿了?
好多人都害怕自己穷养女儿,女儿会被金钱诱惑。其实就像刚才说的,无论你怎么养,你都不是世界首富,总会有比你更有钱的人。如果是我,我会尝试让女儿学会过没有钱,或者没有那么多钱的日子。在华人留学生圈呆多了,能花钱的人见得太多。一边说着自己没钱了,要省一顿饭钱,一边在网上疯狂地买着衣服和鞋。说没有车不方便,然后买个马莎拉蒂。一个月生活费可以过一万刀。还有自己已经穷得叮当乱响,还要去酒吧喝酒的。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姑娘可以知道什么钱应该优先花,什么钱可以不花。什么东西虽然大家都有,但是你可以没有,什么东西虽然有的人不多,但是你应该有。如果真的有一天,她成为了一一个不那么富裕的姑娘,一个月只有一点钱花,她可以去住别人的客厅,去买菜做饭,去打工,去放弃那些名贵的包和鞋, 去过虽然朴素但是完全自己掌控的生活。
欲望是永远没法满足的,欲望只能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