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忆
望着窗外遥远的星空,我想起了2002年那个如火如荼的夏天,新课改的浪潮在那个时候扑面而来。十几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抱着新课标、新教材到处学习的青涩的我,伴随着课改的脚步逐渐成长起来!十几年的点点滴滴已不能清晰回忆,遥记片段至今感动仍在。
记得98年刚上班,拿到我小时候上学的教材,再回忆着我的老师上课的模样,而我还要以同样的方法把同样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我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迷茫!难道师范学校里学到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就没有“用武之地 ”吗?2002年的暑假轰轰来临。校长带着我们接受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从叶子教授娓娓道来的演讲中我明白了课改的必然;从新课标的理念中我找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众位专家的解读中,我更加明白了第一线教师肩负的使命。那一刻的我激动万分。
清晰的记得,当我第一次手捧北师大版新课程实验数学教材时,眼前的一切令我陶醉。动感的画面,鲜活的情境,这就是我期盼已久的新教材。可刚刚从老教材脱身,面对新的教材,心里涌动着激情,又不知从哪里入手。我颤抖着,摸索着……就这样,我微笑着走到了孩子们中间,从那些可爱和信任的目光中,我读懂了孩子们的心声。面对着孩子们,面对着新课程,我心中又有些异样,新课真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高兴地走出课堂,高兴地去寻找知识,运用知识。
还记得每天清晨, 我早早来到校园,和孩子们一起早读、一起积累。课前,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课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层次设计不同问题,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表现自我;课后,我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的课改之路常走常新。在新教材的指引下,孩子们的各方面都的得到了充分发展,我欣喜地看到我的孩子一天一天地在变化。在课改路上,即使再累,再迷惘,心情再不好,烦恼再多,也会随孩子们的一个笑脸烟消云散的。
还记得,那时的我周围成天都是一年级这些孩子们的吵闹声,可我觉得那是令人舒心和甜美的旋律,我会用眼睛给孩子们以鼓励和暗示,教他们做一个好学生,我会用童话和歌声去开启他们幼小心灵的窗户。与新课程在一起,与孩子们在一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好而充实的日子匆匆流逝着。 随着我们的共同成长,我逐渐摸索出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爱心就是要把孩子当孩子,从妈妈的角度关心爱护他们,蹲下身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充满爱心的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求知,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化,灵魂的净化。信心就是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同时让孩子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充满信心学好数学。 耐心就是教师要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俗话说:“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我时时刻刻对自己说:“我的学生个个都是优秀的。”也从不以个人的好恶和心情,特别是孩子的能力的高低来选择对孩子的态度,相反对于后进生,我更加关心照顾,耐心教育,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使他们亲身感觉到老师不仅不偏心,并且特别关爱他们。
还记得笔记本扉页上写的那行字: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此,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在这一点一滴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从小学会做一个文明人。
日出日落,岁月总在漫不经心的呼吸间悄然溜走。北师大这套数学教材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与惊奇,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们敢想、敢问、敢干,挑战权威,每次走上讲台我也似乎和孩子们融为了一体。遥忆过往,我收获颇多,我期待余下的岁月换来孩子们的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