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育儿悟(一)

2020-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风景奶茶

今天晚上回到家,小宝吃了几口奶就睡着了。老家一位邻居发微信询问如何挑选绘本,后来又说到宝宝的教育。她说他家宝宝(1岁4个月)喜欢用手抓别人的脸,说了好多次也改不了,他甚至采取打手的方式制止。一听到打手,我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我说:也许孩子抓别人脸是打招呼,表示亲密友好的意思。打手肯定是不对的,你应该告诉他,打招呼可以握手,可以抱抱,并给他做示范,然后引导他来做。否则你只告诉他不可以,又不告诉他正确的方式。他当然无从改起,而且他满心欢喜的用自己认为友好的方式跟别人打招呼,收到的是妈妈严厉的批评和打手,他的自尊心会受到强烈的伤害,慢慢大了会显示出很多问题。

邻居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感觉你懂很多心理学。

我确实对心理学感兴趣,因为在最初,我就是用心理学为自己疗伤的。

我小的时候,发生过一件小事和很多类似的事情。

一天中午,午饭时间,爸爸让我去地里拔几颗葱,到了地里,看看整整齐齐的几排葱,有大有小,我不知道该拔大的还是小的,该挨着拔还是隔着拔,然后我就胡乱的拔了几颗,回去后,爸爸看着我拔的葱,呵斥又不耐烦的说:笨死了,连个葱都不会拔,你还会干啥?听了之后,我非常难过,也很委屈。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干活,没有人教过我应该怎样拔,但是小的时候,不懂得分析此中的曲直,就认为自己就是笨,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以后无论谁让我就拔葱,我都是快去快回,劲量不让他们看出来我去过,所以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拔葱有什么讲究。也养成在生活中遇到不会的东西,第一反应是如何逃避,不要去做,因为不做就不会出错,就不会被人看出“笨”。

现在长大了,有了思辨能力,也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道不会不是我笨,是因为没有学过,这也不算错误,即使是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告诉我如何做,我就会改,我就会学会,而不应该只是吵我羞辱我。

自从当妈了,更理解了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除了求生本能让他会吃,其他一切本领都要学习,都要父母手把手的去教,不要理所应该的用自己或者世俗的行为方式来批判他,这种优越性心理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不体谅。

爱孩子,就从孩子角度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