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只有基督才能救我们脱离卑贱的生活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109人  哥尼流

《圣经·使徒行传》第17章记载,保罗在第二次传道的过程中,在雅典跟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门徒传讲耶稣是基督,但是他们当保罗是胡言乱语,或是传外邦的鬼神,更多的只是将保罗所讲的信息当作新闻来听听罢了。

作为亚历山大时代最主要的两大哲学流派,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都是泛神论者,他们相信有神,但是神却是不确定的。保罗在雅典看到遍地都是偶像,心里忧伤,他还看到一些木头上写着“未识之神”,可见当时的雅典跟中国很像,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但是神是什么神,不知道。

其实,要向他们传福音是特别难的,因为他们都有刻苦修身的行为,都有道德上的追求。特别是斯多葛派,你跟他们讲智慧,他们说他们追求的就是智慧,你跟他们讲道德,他们甚至比你更有道德,你跟他们讲节制,他们吃喝用度比你更节制,你跟他们说勇敢,他们正随时准备自杀,比你更敢死。

斯多葛派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是距今一千八百余年的古罗马皇帝马克斯·奥勒留,他有一本传世之作叫《沉思录》,影响很大,无论是在哲学领域还是在伦理学领域,都非同凡响。我在大学时无意中读到这本书,深受其影响,一度实行禁欲主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书中的内容,就是无视肉体,追求美德。

奥勒留一生戎马倥偬,武功赫赫,贵为皇帝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轻视世间的一切享受形式和激情刺激,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德行的高尚,对工作的负责。如果他生活在中国,肯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中的楷模。他在当时的世代影响力是非凡的,以致他英年早逝后,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说,我们都为奥勒留哭泣。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却对斯多葛派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这种对自己近乎残忍的禁欲方式,必定导致没有爱的能力,如果将爱定义为一种情感的话。从《沉思录》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自我实现的法则,而非对天下苍生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这是一种生活在规条之下的道德律的束缚,而非真正自由而广博的人生状态。

相信但凡读过《沉思录》的人,都会被奥勒留强大的内心戒律所震撼,他的强大意志似乎化作了一团火球,在书中熊熊燃烧着,让读者的心灵受到一种莫名的刺激。他所有的字据都指向了自己,无限地强化自我的意识和意志。如果真的有神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激情幻想都归于苍白的时候,自己就是自己的神!

这多么契合世界的潮流,历世历代经久不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唯我独尊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想做王,都想靠自己成就自己。

美德,在奥勒留看来,就是人生的目标,一生只为追求高尚的德行。不是因为行善而有美德,而是因为有美德才去行善。行善也就成了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若不行善,怎么能证明你有美德?若不压制怒气不发作,怎么能证明你有美德?

若是美德成为一种目标,骄傲就在所难免了。没有美德,便是低人一等,还有什么资格跟我相比?还有什么资格跟讲人生谈哲学?又有什么资格跟我传福音?要比,我们就比美德。

这种律法主义的修身行为,诚如罗素所言,不可能有爱的情感,更不可能有爱的能力,所有的行为,指向的,都是自我。

活在自我世界的人,难免要过卑贱的生活,因为他的眼光只局限在现世和自己,没有超越自身和世界的境界和眼光,说到底,是不知道人为什么为人,人生的终极目的意义是什么。

《罗马书》写道,相信基督的人“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人不能自己拯救自己脱离律法,正如人不可能自己将自己提起来一样,只有基督才能救我们脱离卑贱的生活,这是一个奥秘,却又是十分简明的事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