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故事(25)

2017-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文兴

十九大在全世界瞩目中荣耀闭幕,作为人民的一员,我瞅瞅家里安康的老人,瞅瞅我哥,我姐,我这一代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再瞅瞅孩子们呢,也都好好的在长大。码着字儿,内心里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流涌动,这一切真心感谢党和国家,也感恩我们自己的幸运,活在了这样一个时代。

普洱茶的故事(25)

一转眼,已近三年,珍藏已久的1993年“金针白莲”散茶退仓完成。瞅着这份真正意义的普洱老茶,内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啊。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金针白莲”的故事。

金针白莲(原名“白针金莲”),是云南勐海茶厂(今名:大益)首创的。它的配方源自云南的历史名茶“女儿茶”

普洱茶的故事(25)

因为用料为一级茶,芽头显露,金毫突出,且其芽紧细似针,是谓“金针”;色泽栗色泛灰白,透荷香之气,独具莲韵是谓“白莲”。所以取名叫“金针白莲”。这种茶最早就是散茶,到了近些年,为了存储方便,才被压制成饼。

2005年10月,“金针白莲“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荣获普洱茶最高荣誉——金质奖章。牛不?

“白针金莲”属于普洱熟茶。只有做成二三分轻微熟,茶菁成青栗色带金色芽头,而且通常有薄薄的“白霜”(并非发霉),闻起来有淡淡的荷香,口感砂滑,这才是“金针白莲”哦。目前可以品赏到荷香的普洱茶,“金针白莲“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了。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二三分的轻发酵、白霜、砂滑、荷香

《普洱茶》一书作者邓世海如此描述:“可以看到的白针金莲极品,最陈老的有二十年左右,茶汤砂滑,回甘生津,茶气强,茶韵新,是很值得收藏而继续陈化的好普洱茶品。”

普洱茶的故事(25)

也许有朋友会问,这么好、这么老的茶,上哪儿喝呢?我一定会眼睛一亮的说:“找我啊,咱有哪”。所有来我家喝过此茶的,都会惊叹好喝。

我的《普洱茶的故事》里,总说一个人和一饼茶相遇是缘分。今天我来讲一讲这份老茶的缘起,讲讲这里面的因缘。

普洱茶的故事(25)

这批散茶,生产于1993年,一直存放在勐海茶厂里储存。谁知因为管理不善,这批茶被压在仓库底不为人知。2004年前后,大益改制缺乏资金,飞台郭老板出手相助。后来大益为表谢意,请郭老板上仓库里“随便看看”的时候,这批茶才得以重见天日。

2015年,这批“金针白莲”进入流通环节。瞬间被渠道商扫光。也巧了,恰逢那时,工作低迷的我,想转行开茶叶店,囤货之际,也进了三十斤“金针白莲”,想做镇店之宝。结果时至今日,会计依然是会计,而茶也变成了镇家之宝。爱茶之人,得有点像样的存货,对不?

普洱茶的故事(25)

有一次,儿子喝这“金针白莲”,直夸好喝,问哪一年的,我说比他大,是1993年。他吐了吐舌头,默默的又喝了一碗。哈哈。

和这份已经20多年的老茶相遇,真的喜欢也真的赞叹,缘份妙不可言。

不得不说,好茶就是好茶。普洱茶,得喝老的。来吧,找我,约起来。

普洱茶的故事(2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