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他的感受
2019-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智度彼岸
先别急着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先去感受他的感受。
我曾经问几位喜欢藏传的汉传佛教弟子,在他们眼中,他们乐于亲近的藏地上师,与汉地的出家师父们有什么区别。他们也都心平气和的跟我讲了内心的感受。
他们的讲述让我想到心理学上的一个词汇:共情。也就是一个咨询师在对咨询者进行"治疗"时,首先要有共情能力,要暂时搁置自己的主观立场和体验,而换位到咨询者的体验中,了解他的生命经历和心理感受。然后善巧的引导咨询者了解自己的看法,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产生积极的反馈相应。
最忌讳的是,咨询师急于把自己认为"最正确"的理念和方法灌输给咨询者,而不顾咨询者的感受和反应——这就是缺乏共情,势必对咨询活动产生障碍。咨询者可能会认可咨询师讲述的道理,却找不到那些道理与自己内心烦恼的链接点。甚至,咨询者还可能产生更大的烦恼和抗拒,出现新的心理障碍。
这一点在弘法者与听法者之间的关系中,也会有很鲜明的同一性。尤其现在的佛门中,女众信徒居多,对情感共鸣的需求也更强烈。对弘法者的共情能力,也就要求更高了。
我常听女众同修对我说,你读的佛经很多,你说的道理,我相信是对的,你所批评的某某人,我也相信你不是乱讲的。可是,每当我看到他,听他讲话,我就会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我想,如果自己的父亲出了问题,我肯定也不会抛弃他的。
有人说,这样的同修是被咒术控制了,被下了蛊毒了……等等,然而在我看来,她只不过在她崇拜的师父那里,得到了情感的共鸣而已。如果我们不具备很强的共情能力,不能去把握和尊重她的情感需求,仅凭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是无法让她们接受我们的主张的。
总之,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要简单的贴标签,把别人都当成病人,而要去分析其中更深层次的东西,找出更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