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心里的傲气,成就人生新高度
1
一位在中学任教的朋友李明给我吐槽:
昨天下午李明没课,在办公室坐久了,就在校园里面溜达。
溜达到一间教室前时,他听到里面正在上物理课,学校的王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平面镜成像的内容。
李明上学的时候数理化都学的特别好,目前在这所学校里面任教数学。
他站在窗口听王老师在让同学们根据镜子里钟表的时间来判断现实中真实的时间。
王老师不停地同学们重申着:镜子前面物体的左右方向,和镜子里的像刚好是相反的……
因为钟表上具体的时间点数不是用数字来表示的,李明在窗口听着王老师讲的挺费劲,学生们听着也很费解。
李明一直等到这节课下课后,物理老师走出教室,他迎上去兴致勃勃地说:
“王老师,我知道一个好的办法,可以让同学们在一秒钟之内判断出镜子外真实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你什么意思?”
李明万万没有想到,同事王老师立马给他耷拉着脸说:
“我在这所学校教物理都教了多少年了?我教的学生中考名次哪次给咱们丢脸了?
哪年中考的时候,物理给咱们学校拉成绩了?
您要是质疑我的水平,可以告到校长那里去呀,没必要在我这里说什么风凉话。
我完全服从上面的领导,如果领导说我能力不行,我抬脚就走人。”
“不,不,王老师,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
“意思是说什么?”
看着王老师自傲的不得了的表情和不容置疑的态度,李明就把要说的话咽到了肚子里,笑着给王老师说:
“对,您的教学水平确实一直遥遥领先,我只是给您开个玩笑而已。”
最后,李明问我:
“你说这个人对自己自信到自傲的地步了,还有再提升的空间吗?”
我说:
“没有了,一个一点都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怎么可能还有进步?”
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
“要想有天大的智慧,不要有黄豆大的骄傲。”
不断进步的人,当听到一个或从书上看到一个与自己现有观念相左或对自己现有知识提出挑战的观点时,是不会先急着去否定它,而要去了解它,去求证它。
只有这样,我们的学识和见识才会提升。
像刚才提到的王老师,自以为自己的教学水了得,不听任何意见,这样做,除了让自己固步自封,一步一步落后于别人之外,不会再有别的收获。
李明告诉我,他要给王老师说的建议是:
要根据镜子里的像判断真实的时间是几点,其实很简单,就让同学们把试卷拎起来,从它的反面看,看到的时间是几点,那实际的时间就是几点。
看看,这个让同学们认识平面镜里的钟表时间,是不是比王老师教给同学们的办法要轻松多了?
王老师把李明的好意提醒当成了挑衅和侮辱,因此,他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失去了一次给自己的专业性锦上添花的机会。
红桃K皇后说过:
“我要努力奔跑才能保证自己停留在原地。”
如果你以为自己已经是高不可攀的高峰了,那无疑是最蠢的自我封赏,愚不可及的自我膨胀。
真正的高山不拒土粒之小,就像江海之所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
2
聪明的人是不会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的,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高人。
小花和婆婆一起去医院,给两岁的儿子看病,儿子高烧三天了,让她揪心不已。
今天也是第三天来医院。
一进医院大门,迎面走来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老人精神矍铄,无意间一瞥,看到了小花怀里抱着的孩子,随口一说:
“该吃点泄药。”
朋友的婆婆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小花却把孩子递给婆婆,说:
“妈,您先带孩子上去,我办点事,马上就来。”
小花说完就去追这位老人了,追上后,才知道老人是这所医院的中医儿科专家。
老中医看着跑过来的小花,询问了一下孩子的病情后,给她说:
“孩子积食了,拿点益生菌和泄火的药就行了。”
返回到医院大厅后,小花的婆婆已经从医生那里开出了方子。
小花没让婆婆给孩子拿西药,直接回家从小区门口的药店买了老中医推荐的两种药。
吃了药以后,孩子第二天拉出了黑色的大便,随后烧也退了下去。
儿子的病好了,小花又跑到医院,特意找到老中医,表达了自己的满腔感激。
小华接着又向老中医请教了别的关于小儿疾病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她利用空闲把这些问题写了一篇文章,发到了网上,结果引起了好多宝妈的追问。
因为追问的人多,小花建了一个育儿交流群,邀请老中医在群里收费讲解小儿疾病的判断和解决办法。
后来,他们的交流群从一个扩展到几个,几十个……
老中医把交流群讲课收入的一半分给了小花,他说:
“如果让我把钱都拿了,那就太委屈你了,本来这些群是你建起来的,我是利用了你给我的方便,赚取了金钱和名利。”
而小花说:
“是您的经验救了我儿子,给了这么多宝妈宝贵的识别孩子疾病和解决疾病的办法。
我只是把她们召集了起来而已。”
如果小华也像本文开头提到的王老师一样,她或许会把老中医的那句话充耳不闻,甚至还会在心里悄悄地骂一句:
“多管闲事!”
那样的话,或许小花的儿子还要多遭受几天的罪,大人也跟着揪心。
能达到如今这样双赢的局面,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源于老中医脱口而出的的一句话,更源于小花的“听者有心”。
世界就是这样,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有心的人,属于那些勤于好学的人,属于那些懂得感恩的人。
这就是傲慢和谦虚的区别。
3
曾国藩对“傲”有独特的见解: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这是曾国藩的经验之谈。
初入仕途的曾国藩也是高傲的,他的傲气不仅体现在脸上,还体现在他的语言中,这让他在官场步步维艰,处处碰壁,面临一再失败的局面,不得已以给父亲守孝的理由回到湖南老家。
在此期间,曾国潘又见到他一生只见过三次面,却每一次都给他人生有非凡指导意义的道人陈广敷。
陈广敷让曾国潘明白了“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的道理。
真正的智慧是摆脱了“傲”的,脸上的“傲”和心里的“傲”都一扫而空后,人生的高度就会骤然升高。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的曾国藩,重新步入仕途,改变了自己以往鲁莽和骄傲的行事方式,变得低调、谦虚又温和,最终成就自己,成就了湘军,让大清朝以更长的寿命谢幕于历史。
别林斯基说过:
“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
因为骄傲的兔子跑不过谦虚的乌龟。
4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代才女李清照对楚霸王项羽的惋惜之情穿越历史,流到现今。
每当读到这句诗词时,我也潸然泪下,泪目中看到了那个在生命最后关头还在证实自己勇敢和能力的一代枭雄。
可惋惜和泪水挽救不了项王的悲剧,我们只能从悲剧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历史不再重演。
项王有体魄,有本事,更有从不胆怯的勇气,可他偏偏没有接受意见的虚心。
没有虚心,傲气就占了上风,项王的傲气遍布全身,深入骨髓。
以至于生死关头时,他自己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他只能锦衣还乡,岂能逃命而归?
所以,项王放弃了那一叶扁舟,送上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不高估自己,永远做那个谦虚好学的小学生,让纯真永在,让求知欲和好奇心永不泯灭。
人,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对别人敞开心扉,就可以拥有别人的学识。
对书本敞开心扉,就可以畅游知识的海洋。
对世界敞开心扉,就可以拥抱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