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不一样的家常课
2022-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木筑
听家常课《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沈欢欢老师的这节《狼牙山五壮士》严格按照家常课的要求上课,却又毫无机械、死板之感,我认为原因有三:
1.老师充分利用了个人的朗读优势,任务一、任务三中老师都能用自己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去感染、带动学生走入情境。
如任务三中,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6-9自然段,感染力极强。之后学生模仿老师读后再配乐齐读,通过视频链接深入情境后,引导学生迭宕读“这声音—-”一句,至此,学生的情感在反复有感情朗读中到达高潮。
原来,习课堂与有感情的“选宕读”相遇,这般美好!
2.沈老师将各个环节的过渡设计得很自然。每次读后都有具体到个人的表扬,以此回顾总结学生的学习状态。环节间过渡有像“下面将进行点面结合的练习”这样的简单过渡语,这里的“慢”切换、“慢”表扬是为了“快”,是因为看见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
3、整节课老师语言简洁,没有一句废话,真正做到了“管住嘴,迈开腿”。即便各环节间有简单过渡语,但老师语言非常精炼,只保留了必要的衔接引导语。
这样高效、规范、又颇具感染力的家常课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