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和孩子建立联结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美吖美吖

科恩博士的游戏力联结法,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不需要你有心理学的基础,也不用掌握社会上各色教育理念,只需要:和孩尽情地玩耍。放弃父母的权威,和孩子席地而坐,一起做能让孩子开怀大笑的游戏,一起将孩子的恐惧、担忧、孤独、挫败感通过笑声释放出去,最终让你收获一个安全感满满的活力宝贝。

在有关联结方面对我印象比较深的的例子,一个是婴幼儿的"镜子游戏"。就是婴幼儿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比如当他对着你笑时,你也回他以笑声;当他使劲踢腿时,你也模仿他,这些模仿往往能够让婴幼儿微笑,能够让他感受到你和他的联结。

还有从一岁多开始孩子最喜欢玩的"躲猫猫"。仅仅是简单的用手捂住脸然后再拿开手,都会让婴幼儿咯咯笑个不停。(这个方法我百试不爽,尤其是在街上遇到趴在妈妈肩膀上的婴幼儿。我会背着他们的妈妈对他们微笑,然后双手捂脸,打开,再捂住再打开。即使是刚开始对我没有任何兴趣一脸茫然地看着我的小宝宝也会咯咯大笑。然后我赶紧离开,因为害怕被他们的父母怀疑有不良企图,哈哈)。其实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孩子体验最初的联结和断裂。手捂住脸表示断裂,可能会让孩子有一丝恐慌,但是打开会让他体验到联结的愉快。通过这样反复操作,让孩子理解联结和断裂的微妙关系,对于后期的分离焦虑会有很大帮助。

有一个经典的游戏叫做"爱之枪",作者在很多章节里也都提到过。这个游戏对于那些想通过一些危险性或者不友好动作来表达联结的男孩非常管用。相信大家都在生活中遇到那些朝你吐口水,骂你,用脚踢打或者用玩具枪对准你的小淘气。这时候你可能会被搞得不知所措,你可能会选择斥责他,让他立马停止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你会通过说教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对待别人应该友好等等。这些方法我反正是都试过,当我想通过斥责阻止他们的"不良"行为时,换来的是他们的变本加厉;当我说教时,通常都是你说你的他继续他的。做出这些行为往往是男孩子,他们的行为攻击性可能更强一些。男孩子更容易感到孤独,可能是因为从小被教育不能掉眼泪,要坚强。而攻击性游戏可以让他们发泄,但是往往会让他们更加孤独。因此,与男子们玩游戏时,一定要更多的注入联结。面对对准你的玩具枪,你可以跟他说"你手里拿的是爱之枪,如果我被这把枪击中,我一定会爱上开枪的人"然后张开双臂傻笑着(这样会让孩子觉着更好玩儿)向他走近。这时候孩子就能被逗笑,同时他会尝试这把"爱之枪",验证你的拥抱。当孩子用脚踢你时,你可以说"你刚刚踢给我一个爱,现在我要抱你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攻击性动机可能会烟消云散,情绪得到了更恰当的释放,也增强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其实家长们都擅长和孩子玩儿游戏,比如我经常能看到家长用玩偶来和孩子玩假装游戏。不想采取说教但有些规则孩子又必须知道时,大家的做法可能是拿出孩子的一个玩偶,家长对着玩偶说出那些规则,一旁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行为自然也就改变了。所以,相对于说教,游戏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