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和分享感言

爱到底是什么?---《恋情的终结》读后感

2018-10-29  本文已影响20人  姚常春
爱到底是什么?---《恋情的终结》读后感

      《恋情的终结》是格雷厄姆·格林倍受推崇的代表作,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根据作者经历的真实的一段恋情而创作,透过作者非常真实的文字描写,来探讨爱和爱情,引申出爱的表现形式:爱自己、爱他人、对信仰的爱。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里斯爱上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萨拉。萨拉也深深的爱着莫里斯,一次意外空袭事件导致莫里斯昏死过去,萨拉虔诚跪下祈求上帝,只要能让莫里斯活过来,自己会离开莫里斯皈依天主教。莫里斯醒来后,萨拉不辞而别, 莫里斯在恨和嫉妒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后 ,他们再次相遇,当初那段感情中炙热的 爱、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着莫里斯。

    书中有大段的莫里斯的心里描写,爱到深处便疯狂,疯狂的爱、疯狂的恨、疯狂的猜疑、疯狂的嫉妒、疯狂的信仰,有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由爱生恨,"恨似乎与爱一样,都作用于我们体内同样的腺体:就连它们产生的行动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我人教会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耶稣受难的故事,那么单从犹大和彼得的行动来看,我们能说得清爱基督的究竟是嫉妒的犹大还是怯懦的彼得吗?"

    莫里斯的爱是真实的,是疯狂的,也是自私的,他爱的是他自己,他也恨他自己。"既然有时我这么恨她,那么我怎么还能爱她呢?是我们真的能既恨又爱呢,还是我真正恨的只是我自己?我恨自己那些无关紧要的琐屑技巧写成的书籍;我恨自己身上那副匠人的头脑,它如此地贪求可供照葫芦画瓢的对象,以至于不惜让我为弄到写作素材而去引诱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我恨自己的身体,它消受了如此之多,却没有足够的本事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我恨自己多疑的脾性…"

    亨利作为萨拉的丈夫,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他是爱萨拉的,甚至爱的很卑微,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妻子萨拉和莫里斯的关系,他害怕失去她,他屈辱的成全他们,甚至容忍他们在他眼皮底下偷情。可惜,最终不但没有留下心也没有留下人。如果没有对等的爱,对等的灵魂,就是一味的付出也不是爱。

    萨拉的爱是复杂、矛盾、纠结、痛苦的,他的要求很简单,"我要平平常常的、堕落的、凡人的爱",为了莫里斯可以牺牲一切,为了让自己爱的人活下去,宁可自己痛苦的死去,即使失去所有。为了爱信仰主,她相信天主教能让她爱的人好好的活着。所以,在生病时候她放弃治疗,让自己去承受痛苦的折磨,去追随心目的主。可她不知道的是,失去了她,莫里斯依然痛苦悔恨,正如本书结束作者的感叹:"噢,天主啊,你做的够了,你从我这里抢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太疲倦了,也太衰老了,已经学不会爱了。永远放了我吧。"

  萨拉认为对莫里斯的爱,可是莫里斯却认为,"你对我的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非常残忍的东西,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在同一片沙漠里,在寻找的也许是同一眼泉水,但却相互看不见,总是孤零零一个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要是我们在一起的话,沙漠就不会是沙漠。假如我们有机会让沙漠不再是沙漠,那就在荒凉里开出花来。"

    真实也许残忍,但谁又能否认感觉到残忍往往只是脆弱而非善良。我们往往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可以设想爱情应该是什么样,但不能否认它原本是什么样。正如萨拉所说,恋情可以结束,爱一直都在,那么爱到底是什么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