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错觉》04非冥想的正念及方法

2024-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十行采集:

1.自我反省意味着分析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反刍思维意味着无意义地纠结于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正念则恰好相反:仅仅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但不做评判或回应。

2.正念是积极地注意新事物、放弃预期的思维模式,而后按照新观察的结果行事的过程。

正念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人们就能更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及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也更容易接纳他人的反馈。

3.比起专注于当下,人们更容易忙于让自己分神的事,或是手机,或是自己的其他想法。分心会让人们的幸福感下降。

4.第一个非冥想正念法是重新架构:

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新角度看待自己的境遇、行为和人际关系。

不只在事情出问题时,同样,当事情进展顺利时,我们都可以通过重新架构,从更有价值的视角看待一切。

5.第二个非冥想正念法是比较和对照:

去探寻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想法、感受和行为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这有助于看到自己过去尚未形成的模式,或发现那些影响个人生活的障碍。

6.如果我们能养成细心注意自身或周围环境新事物的习惯,同样可以极大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7.最后一个非冥想正念法是短时间内专注地自我检查(取代自省或反刍)。

8.拥有较强洞察力,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就能拥有更稳定的人际关系、更明确的目标以及更多的幸福、自我接纳与快乐。

9.有许多方法可以提升内在自我意识:

•生活经历法用于探索过去;

•冥想或非冥想正念法用于关注当下;

•寻求解决方案法用来塑造未来。

10.如果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一颗星星,那么整个生活经历就是星座。

有时后退一步,不看单独的一颗颗星星,而是看看更广阔的星空,真的非常棒!

11.有自我意识的人不会寻求简单、可概括的事实,他们乐于追求生活中关键事件的复杂性。因此,复杂的生活经历有助于个人不断成长和走向成熟。

12.有着“玷污心理”的人们会看到好事变坏事的模式,而有着“救赎心理”的人们则相信坏事能变成好事。

一行精华:

正念:仅仅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但不做评判或回应。

非冥想正念法:重新架构;比较和对照;短时间内专注地自我检查。

后退一步,看看更广阔的星空。

触动,反思,改变:

作者对正念的定义,与前文自我反省的正确方法是互相呼应的,核心还是要尽可能客观地,从第三方角度去关注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不做主观评判。

但是这个要求是非常难的,因为这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保持客观而理性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但从短时间开始训练,有助于我们熟悉和习惯这样的非冥想的正念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