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看电影》读书笔记

成龙的改变和转型与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中年危机相同,人到中年之后事业上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奋力拼搏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家庭、事业的处理方式都需要有所调整。在成龙身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人到中年之后不仅身体发生了变化,与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成龙因中年危机而产生的职业困惑。
很多人认为难以和90后、00后的孩子进行沟通,对80后的孩子多说几句,他们就会抗衡、对峙,但这起码是有反应,对于90后、00后的孩子则悬感觉完全进入不了他们的世界,所以又怎么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这些孩子天天低着头玩儿手机,不是看视频就是玩儿微信或者打游戏。虽然很多人到中年的父母手机、微信、游戏都玩儿得不错,可是最后发现自己与孩子玩儿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哪怕是你用手机自拍得不亦乐乎,但是孩子的自拍却加图、加文字、加美颜效果等多种方式,花样繁多得令你觉得难以跟上孩子的思维。这就是两代人之间常常出现的代沟问题。想要跟着孩子们的思维是艰难的,因为现在90后、00后是电脑的原住民,出生后就在三维动画的世界中生活,和我们以前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所以追赶起来很费力气,还达不到效果。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越厚实反而越是会成为你接受新事物的障碍。就像是一杯水,想要倒进新的水就需要将原来的倒掉,不然直接增加新的就会溢出来。
很多人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是导演想给大家展露的东西,所以往往电影能够执行得很彻底。电影与电视剧不同,电视是编剧的艺术,超长的篇幅需要编得剧情合理。而电影就一两个小时的内容,导演想如何安排都可以,按部就班,是属于写实主义的,一切都由导演说了算。所以有人说,电影就是导演要把自己的心声吐露给大家。
反映现实的就是现代主义。举例来说,比如绘画时描述了战争场面,其中有飞机、大炮,现实主义认为这就是战争场面,而通过战争表达的内容就是现代主义。比如说虽然描述的是战争场面,但是想要传递的主题是热闹,这就是现代主义对现实内容的反映。而在后现代主义中,表达内容并不一定是热闹,可以是任何东西,爱是啥是啥,想是啥是啥,喜欢啥就是啥,是一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表达,而体现出来的东西也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到的东西完全在于欣赏者的内心能否与艺术创作者之间建立关联,这叫后现代主义。
古希腊风格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人物常常会遭受命运安排的厄运,这种厄运是不可改变的。而主人公为了一个更加高尚的使命,才会去承担这份厄运,所以这样的悲剧人物值得扼腕叹息,值得敬佩。这才是典型的古希腊悲剧中的核心,也是古典主义的核心。
什么是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什么是喜剧,就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在这个世界上,喜剧和悲剧从来不是孤立的,没有悲剧何谈喜剧,悲剧人物对其命运改变不了却还要抗争,在形成的错位中才会诞生出喜剧。而悲剧的诞生往往是人正处在喜剧状态当中,厄运却突然间不期而至。
所以悲剧和喜剧是相辅相成、相克相生的,如果拿悲剧的眼光去看待周星驰的作品,在看过几部之后就能进入他的作品当中。在墨周星驰的很多影片中,都是在用搞笑的方式来展示人性的层面。因为,只有用搞笑的方式才能把一个人被侮辱、被损坏的感受推送到极致,然后在反弹的过程中将人物的形象猛然确立起来。在周星驰的很多影片中都有这种剧烈的反差,他是通过喜剧的方式,最终达到一个悲剧目的。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与周围人的关系一定是和谐的,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自卑者的特点之一即独处的时候很多。当周围没有瞧得起他的人,只有欺负他的人,这时心里怎么寻求一种平衡呢?第一种方式是阿Q,就是采用一种自我陶醉、自我麻痹的方式,躲避别人对自己的侮辱和打击。另外的一种解脱方式是依靠想象力的弥补,就是虽然受到了欺负而无力还手,就将自己想象成身怀绝世武功的高手,不能轻易还手,一旦还手必然伤人性命。
在生活当中你会发现,凡是生活很幸福的孩子,有父母宠爱娇惯的,想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大多是没什么想象力的,而且这个孩子大多表现得特别合群,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他一起玩。而那些自卑的孩子,内心深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往往更愿意独处,独处时也会经常有些特别奇怪的想法。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人,而且你能发现,如果做事情考虑到人缘的问题,想要每个人都对得起、不得罪,那么最终什么事都做不了。这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常识。而且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八面玲珑,比如说有很多心眼儿的人,与领导关系好,与同事关系好,家庭内外都维持得很好,这样的人往往更容易一事无成,因为他的精力被均匀分散,各个层面都照顾到了,最后反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最核心的东西了。
这是上苍给我们人类的一种奇妙的平衡,不会让你什么都好,不会让你什么事都做得尽善尽美。
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了,原本当作好东西的自行车、收音机,过一阵都淘汰了,VCD没了、CD没了、MP3也没了,现在的手机都可以随便听歌。当变化的节奏快得让你感觉有些跟不上时,你才会开始怀旧,因为人总是对过去熟悉的东西更加适应。就像新鞋穿着不舒服,穿一段时间的旧鞋就会非常舒服的道理一样。所以,中国的青春题材电影以怀旧为卖点的原因就在于,世界的变化太快了。
《小时代》这部电影,我在电影院是实在看不下去的,我感觉这部电影强烈地侮辱了中年人的智商。因为,郭敬明提供的场景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其中的那些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这种事情很危险。人出事就都是这样出事的,年龄段还没到那个层次就想要拥有那个年龄段的东西。就像现在北京、海的环境下一样,对于有些二十岁出头、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房价贵得离谱,我二十岁的时候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也是在租房子居住,他们却着急地跟着起哄,想要拿到不符合自己年龄段应该有的东西,这往往很危险。
有的80后嫌弃自己的母亲很磨叽,甚至看到母亲就觉得厌烦,可是等到80后开始为人父母的时候,可能比他的母亲还要磨叽。因为,人到什么年龄就会做符合什么年龄的事情,不会超越这个年龄的阶段。所以中老年朋友大可不必为自己的晚辈过于感到担心,他们没到你的年龄,等到了你这个年龄之后他可能比你还要讲规矩。
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诗,诗里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句的意思是人这一辈子都是漂泊不定的,这就是人生。
自己的力量在天地之间是非常渺小的,就像一片轻盈的羽毛,借着风飞起来了,于是就执着地往前飞,可是最后落到哪儿,完全不是由它自己决定。这就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最后结果必然你不知道它飞到哪儿去,它自己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这时我就想到,人生到处漂泊不定,人的命运其实也如同羽毛一样,很多时候自己做不了主,命运的风一步一步将你推到不同的地方。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执着一点儿就能够收获片刻的感动,如果不执着的话,可能人生都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在人生的大潮当中起起落落,能够把握的就是自己的感觉,就是羽毛对风的感觉。如果风和煦一些,你就会觉得幸福;如果风凶猛一些,你就会感到人生的冷酷。只要把这种体会记下来,这一辈子就具备了人的体会,就不会白活。至于这个羽毛到底是幸福地停留在草丛上,还是不幸地掉到污泥当中再也飞不起来,个人是很难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