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者集结号

马保国:吹最大的牛,挨最毒的打,电影还没开拍,你就剧终了!

2020-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福传读书

年轻人,不讲武德,偷袭我69岁的老同志。

年轻人,不讲口德,我都70岁了,还叫我“宝国”还叫得这么顺口。

这几句可以说是“马保国”的经典名言了,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平时的跟朋友交谈中,许多人都喜欢讲上这么几句,年轻人,不讲武德。

甚至还有一些人,直接把头像,换成马保国的头像,把名称直接改成马保国,可以说马保国是,唯一一个比武输了,反而更出名,而且还输得这么惨。

但战胜他的人,都没有多少人记住,而观众却永远记住了马保国,最近几个月,马保国的视频特别火。

毫不夸张的说,马保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点。

01

你永远是给我生活带来

无数快乐的“马保国”

说真的,我已经深深陷入了马保国的系统里,甚至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最近这几个月,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早上起床前,我得拿出手机,刷几个马保国的视频看上一眼,才甘心下床,而看完整视频,整个人也随之开心起来。

这或许也验证了那句古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上就这么开心了,想必你在这一天当中,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我这个人,平时就属于比较幽默这种类型的人,所以在平时跟周围人聊天时,我也总是喜欢讲上马保国这么几句名言,把周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马保国的确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欢乐了,但很快也剧终了!

02

从人人逃离的穷光蛋

到人人追捧的功夫王“当代李小龙”

马保国在他的一本书《我在英国教功夫》中提到,他祖籍在山东临沂,出生于武术世家,祖父曾是家乡,方圆百里的武林高手。

他的父亲也是自幼习武,从小就练就一身硬功夫,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父亲还曾用过他们家的“马家功夫”杀过敌人。

他虽然是晚辈,但他悟性很高,因为他拜过三位师傅,不仅把祖父和父亲的功夫融合在了一起,还自己悟出了一门绝招叫“接,化,发”。

虽然马保国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就受到了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但早年的马保国却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已,而且可以用他的前半生,穷困潦倒来形容。

在2001年的时候,马保国陪着儿子“马晓阳”来英国读书,而出国的这个钱,都还是借来的。

借一次两次可以,但借多了,肯定也有借不到的时候,所以马保国儿子的学费,总是没有钱交得及时。

为了让儿子顺利上学,他决定改变这个现状,在国外人生地不熟,做别的他也不会,后来想想,毕竟自己还有一身的本领。

所以他最终决定在英国开馆授徒,而很快马保国就在英国的武世界,逐渐崭露头角。

自称当时还在英国武世界誉为“功夫王,当代李小龙”。

03

回国后自立门户

创立“浑元形意太极”

马保国从英国回国之后,在2013年创立了自己的武馆,“浑元形意太极”在武馆的宣传片中,马保国自称,他在英国一天连续打败两个欧洲搏击冠军。

而且还拿出了比赛的视频做证明,而后来得知,这些冠军其实是被雇来拍电视剧的,压根就没比武。

当记者问到时,马保国只能说:这的确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自己早就没命了!

04

吹最大的牛

挨最毒的打

马保国真正走入大家的视线,是在今年的5月17日的时候,在山东举办的一场民间武术中,69岁的马保国,与50岁的搏击教练,进行擂台战PK。

结果马保国在30秒内,连续被KO打倒三次。

事后马保国回应自己输掉比赛的原因,说太极是养生的,不是用来比武的,再到后来,各种各样的理由层出不穷,什么对方偷袭,我没有躲。

都是自己人,点到为止等等,也正是这些奇奇怪怪的理由,所以才导致了,马保国一度霸占了各个平台的热榜。

所以有的网友说,吹最大的牛,挨最毒的打。


05

电影还没开拍

就提前剧终了

随着马保国的知名度是越来越热,不仅一度霸占了各个平台的热榜,而且还有人准备找他拍电影,马保国自己也说了,最近在和一些公司合作,准备拍一部电影。

结果电影还没开拍,就剧终了。

原因就是,在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文点名马保国,文章标题是这样写的《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说马保国一言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

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而这场闹剧,也是时候该立刻收场了,所以马保国的电影梦,还没开拍,就提前剧终的原因。

而随后,B站也发一个公告说:近期,一位名为马保国的民间人士,自从“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因自身吸引眼球的事件和言行走红网络。

期间,B站用户通过创作一系列视频,对其进行了讽刺,表达了对这种不良现象的批判,所以B站即日起,将严格限制审核和管理,马保国相关视频。

也许正如,人民日报说的那样,口口声声说,弘扬传统武术,实际上却做出违背传统武术的事,口口声声说,年轻人不讲武德,自身却毫无光明正大。

到底是谁才不讲武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