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期
2024-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zzyy2222
昨天召开了新秀培养计划会议,三年的期限,同时下周进行课堂比赛。
古代兵法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新秀的比赛从 11月份拖到现在,我感觉自己的战斗力所剩无几。同时原计划是全学段的上册,结果改成了下册,意味着自己之前准备的材料全都打了水漂,又要开始重振旗鼓。
因为是现场抽签决定授课内容,所以现在也不知道具体要讲什么。初一下册是word、算法和人工智能部分,初二下册是音频、视频和动画。我觉得抽中初一下册的概率比较大,初二下册在会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需要机房配备耳机和相关软件。相比初一的内容对设备没有较高的要求,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以初一下册入手,我又把重点放在了第二单元第一节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是word部分,信息科技新课标已经把这部分删除了,所以大概率不会被选中。我猜测可能性最大的是算法的第一节,即探究生活中的算法之美。
这节课是我屡栽跟头一节课,之前的教育信息化说课,我选择的这节课被淘汰了,区里举办的大单元评比,也是选择的这节课获得了并不满意的成绩。我非常想知道如果让我再讲这节课,我还会不会掉到坑里。
算法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是因为一句话就能够概括,解决事情的方法或者步骤,难是因为算法千千万万种,最优的那个却并不容易获得。在课堂上,究竟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法呢?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只是煮茶、做饭之类并不深刻,或者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之美。反而觉得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所以,如何结合学生生活的真问题,用最优的算法,帮助他们解决未解的难题成为本节课的关键点,进而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算法的强大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还在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