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总是成为韭菜?(二)
文/风君子
昨天讲了我和我朋友在资本市场被收割的故事,今儿个讲讲我们为爱好买过的单。
前几年的时候,我还挺喜欢看足球。我对曼联还是满心欢喜。时值英超直播已经开始收费,当时拿到国内直播版权的是新英体育,全年整个赛季的所有球队的直播好像是不大到300吧,一个球队死忠粉,就是看一只球队全赛季38场比赛,优惠套餐68元。
那个时候还挺爱看的,也不愿意看盗版的各种不稳定的信号源,于是,我支持了一波曼联死忠粉,花了68大洋。可惜买了以后,当时事务繁忙,也没怎么看几场比赛,就看了几场焦点赛事,68元就过去了。
此后,对曼联逐渐无感,再也没有为曼联买单,那个就成为我第一次试水付费。当时那个时候,国内对版权,刚从免费转向付费,观念很难跟上,都很少愿意为付费体育买单。
我和朋友A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国外的电视台,付费模式非常成熟,对于体育比赛而言,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付费。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付费体育应该都走的比较艰难。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英也很有意思,它把版权打包卖给好几个卫视体育台,就是之前的几个诸如五星体育,广州卫视等等的之前免费在播英超的几家卫视台。
版权打包卖出,卫视体育台会有免费的场次。直至后来央视5也开始了直播,总之,很神奇的是,看电视的诸位朋友,仍然可以看到免费的场次,几乎和以前一样。
之所以用几乎,因为有的场次是必须付费的,尤其是焦点之战,各种德比,那大概率就是要收费的。国内的足球迷,大多都是各路豪门队伍,这也注定了就是现在的大多的付费场次。
你看的比赛少,可以就看免费的场次。你是某支球队的死忠粉,可以选择死忠粉套餐,你想看一个赛季的全部的场次。可以买一个赛季的套餐。如果你只是偶尔突然碰到了一场感兴趣的比赛,若是付费,你可以就选择就买这一场比赛。
版权商们为了让球迷掏腰包,真是煞费苦心。各种套餐应有尽有。看你的意愿选择。
英超作为一个商业化的比赛,率先在国内推出付费模式,我本以为民众接受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想几年间,为此买单的人数已经不少了。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看你的推广模式能否让大家接受罢了。
有的韭菜会让你虽然明知自己是韭菜。但是因为感觉到受到尊重,不知不觉间就欣然买单。
有个反面典型就是去年腾讯和爱奇艺的那波庆余年的割韭菜。给了Vip的权限,众多视频vip们都觉得挺高兴的,得到了优先观看的权利,心里甚是高兴。哪曾想为了再割一波韭菜,看着看着又推出了超级vip,最贵的会员们发现自己不尊贵了,腾讯割爱奇艺推出了为期天,vip可以买50块钱优先解锁6集的特权,直至大结局。
这瞬间就炸锅了。为什么呢?踩雷了。说好的vip优先点播特权,你又推出了超级vip。这就侮辱了人们的智商。合着这是文字游戏呢。俄罗斯套娃吧。vip的优先点播形同虚设。
所以很多人,涌向了盗版,并且不止不再买单庆余年这个点播,视频会员直接停掉的也大有人在。
你看财报你会发现,哪怕爱奇艺和腾讯的视频vip用户看起来不少了,结果还是亏损烧钱的。这就很有意思了。主要是制作成本下不来,哪怕限薪,可这几家视频网站为了抢资源,也是大打出手。
如此豪华的制作成本谁买单。只能难为各位视频vip们。拥有独家内容,于是想看的就成为vip。架不住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家都有想看的视频,于是,一个人可能成为三颗韭菜。
讲真的,这吃相是真的挺难看的。其实不止视频网站,音乐网站也是,难为各位喜欢听歌的了,一个人拥有几家音乐app的会员,那也是很正常的。
如此一年又一年,韭菜收割了一波又一波。个中心酸,只有韭菜们知道了。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资本的市场的大佬们,长此以往,总有韭菜就不愿意为你们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