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等级的差别,关键点在这

2019-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倾听风吟花语

我们常常把有修养的人称为精神层面高尚的人,而那些没有素质和道德约束的人我们则认为他们的精神层面很低级。

那么,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

《庄子》曾经提到过两个人,一个叫作“啮缺”,一个叫作“王倪”,他们都是神仙级的人物,啮缺是王倪的学生。

啮缺问王倪:“你知道万事万物共同的地方吗?”他似乎是在问老师知道天下那个底层的原始代码——可以支撑一切并幻化出一切的东西吗?

这个问题就像问你:到底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

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知道,第二反应是这个问题好无聊啊。玩玩游戏刷刷视频不好嘛,干嘛把这些无聊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呢,典型的吃饱了撑的。

庄子的时代是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业余生活十分的单调的,就连想多读几本书也是没有的,如果一个人想多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可以怎么办,看书、游历、不耻下问。

所以那个年代有学问的人都好游历,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也顺便把当地的知识学上一学,这跟我们去外国留学是一样的,虽然都是中土,但不属于一国家,货币文字甚至都不通用,你要想搞明白点什么,更多的还是要通过“问”来获得。

孔子喜欢问弟子一些问题,甚至他们互相的问,然后通过冥思苦想形成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是《论语》的诞生。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他们所讨论的问题价值几何呢,可能根本就没什么价值,但是对于后来者儒家思想的意义可太大了。

而现在的人,心思多在房子、车子、票子上,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很浅显的,最多也就是想一下这件事“有什么用”或者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如果答案是不一定的,他们就会选择放弃思考。而古人之所以能思考这么多,不仅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那么紧张,还在于他们愿意对未知的事情产生探索的兴趣,这是他们的娱乐方式,就像我们刷视频一样。

其实,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灵魂上等级的差别,只在于一件事情上,就是他是不是能够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去享受那些无用或者暂时看不出来有什么用的事儿。

例如你白天上班,晚上的空闲时间可以拿来看书或者写文章,这些对于工作本身没有什么帮助,但是看似无用的事情,说不定哪一天就能起到重要作用。

精神等级的差别,就处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面,我们要随时随地抓住重点不放,但也要随时随地培养自己其他方面学习的能力,起码对于相同一份工作中,多做一些功课的人一定会优于固守本职工作的人。

做人也一样,如果一个人每说一句话都充满了目的性,考虑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那你一定会认为他十分的市侩。一个人的内心,有用的东西比例越大,无用的东西越小,那么他的精神层面就越贫穷。

改变并决定你命运的,可能就是那些看似没用的事。

一个小孩小时候很喜欢画画,家长认为无用不如好好读书,谁知道将来她就成了画家。我们看似无用的东西,并不是真的无用的,多一些对于“无用”的思考,有时候就相当于为人生多埋下一颗种子,它会有无限种可能,但起码能让这个人的精神层面变得饱满。

想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富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