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
2022-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微光知行

1912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只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觉得上学不如自己看书学习,他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图书馆去看书,历时半年。他非常认真的坚持执行这个计划,每天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今休息片刻,一直在图书馆里阅读到闭关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青年毛泽东第一次大量的接触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重要启蒙。
这期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严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事业,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屡战屡败、落后挨打,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沉溺于祖先的业绩,不重当下的努力;“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不为前贤所拘,执着的向前追求。
《新青年》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由陈独秀主编,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这个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宣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新青年》众多热心读者和追随者当中,青年毛泽东是十分突出的一个。正是在《新青年》及陈独秀等人的文章影响下,青年毛泽东从阅读经史子集的兴趣中,从抽象谈论大本本源等伦理哲学课题中走了出来,站在了政治思想探索和改造中国的实践的历史潮头。那段时间陈独秀成了青年毛泽东的楷模,令其钦佩,这个杂志及其撰稿人的著作,铸就了一代青年人的信仰和品格。
青年毛泽东刻苦学习,不断追求新的知识与思想,并且把所学用到实践活动中,在理论与实践中一步步在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