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普通变得卓越?
人们总是喜欢去做更多的事,去见更多的人,去开阔更多的眼界。
其实,终其一生,能在我们内心烙下印记,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的,只不过是那一两件事和一两个人而已。
陈丹青说:
我年轻的时候因为知识匮乏,就想开眼界,而且越开越大,越大越想开,我觉得我知道的多了,知道的深了,就会越画越好。现在我完全不这么想,你要画得好看,看得别太多,甚至看得越少越好,要论有知要论眼界,现在人比所有古代大师,像毕加索这些,不知道比他们多多少,但是一点用没有的。没有一个假定说你知道的越多就越厉害,开眼界是一件很槽糕的事情,你从此知道自己在当中是没有位置的,一到纽约我到博物馆就想我算个屁啊,什么事人家都做过,而且做得那么好,我现在很羡慕那些还有野心的人,他们非得在哪个双届展上出现,他还有那个雄心,他还有我年轻时候的那股劲儿。
从陈丹青的话中可以总结到:光靠开眼界、见世面是无法变得卓越的,因为你见得越多,发现别人的想法、构思、技术水平很厉害,而自己呢,平平无奇,所以你会悲从中来,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这里的问题在于,你的眼界会让你越来越多看到“术”层面的内容,而忽略“道”层面的内容。
别人忘了,那些卓越的大师,也是从普通人慢慢成长起来的,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里面含有着岁月的痕迹。
用别人的结果与自己奋斗初期去比,这本身就很笑话,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人都未来可期。
一个人,如何从普通走向卓越呢?
简单来说,一个人如果想获取幸福和资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练就一项技能,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当你在某一个方面做出成绩,你可以用你的特长去结识其他领域优秀的人。
人脉嘛,优势互换而已,所以,关键不是你认识多少牛人,而是你自身技能做得有多专。
从普通到卓越只需要两个字:
“慢”和“快”。
在心态上要“慢”,允许自己学得少、学得慢;在动作上要“快”,要求自己熟练、迅速。
1.先说心态上的慢:
李小龙说:“我不怕会一万种招式的人,我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
太多人在追风口,觉得什么好就就学什么,而且总认为自己会学得很快很好。
的确有的人天资聪颖,但是,风口这东西最后的赢家一定是那些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的人,那些追风赶风的人也许短时间会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最终会把自己取得的再失去,因为他们的心性不稳。当然,他们变回原形的时候,可能还会认为是自己这次机会没把握住,认知不高造成的。
你看有些人光鲜亮丽,说着漂亮的话,与人交往侃侃而谈,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的人。
其实,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术”层面的一种体现,不能说这个人有多厉害。
“道”层面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这才是大智慧。
比如,在某一领域沉下来心来,默默地深耕细作,而不被外界所谓的“华丽”所吸引。
这样的心性纯正的人,才会成为卓越的人,你的心性越纯正,你后期的上升加速度就越大。
这里提一个细节方面的事:
你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细分领域后,你要完全弄懂里面的东西,你会遇到困难,别怕,克服这些困难就是在铺路,这些困难是来成就你的,就像升级打怪,一个个克服它们的过程中,你在无形之中就变得越来越好了。
2.动作上的快:
当你把“道”的层面事情弄懂之后,你就要练习速度了。
练武中有一句话叫:慢练功,快打人。
速度是后期竞争中的法宝。
当你渡过了心态上的慢,接下来就是熟练。
比如,你在某个细分领域开店,一开始会觉得很难,当你慢慢研究完了开店的原理和逻辑,不断克服困难,第一个店开成功了,然后你再开第二个,你便会发现轻松很多。
那么这时候,你不要再去开第三个店,而且要总结模式、体系,提高开店速度,帮助别人去开店。自己做别人开店的领路人。
你的经历、你的思考、你的模式,成为了你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给大家一个提醒:
那些习惯浅学习的人总是试图轻松翻越障碍,于是沉迷于体验各种不同的路径,尽管开始时走得很轻松。但每到半山腰总会无路可走。他们会找各种理由去放弃,去变换赛道。
有句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
如果按照比较粗的颗粒度来区分,创业的人大多数比打工的人会更成功。
道理就不讲了,大家都清楚。
所以,一定要记住:心态上的“慢”与动作上的“快”,练就这两点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甚至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但是,一旦打通了,你就已经取得了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