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遇见台湾(完结)
文/东风十二阑
中台禅寺入口处木雕博物馆中台禅寺门口有菩提树,荷叶桌,青石板路。
在中台禅寺外长坡上拍的山这一天,算是在台八天唯一下雨的一天,跟天气预报蛮吻合。在中台禅寺外的长坡处,朝远处眺望,视野开阔,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远处的人家,一眼看上去如仙境般。
中台禅寺外观中台禅寺也是李祖原先生杰作,它跟传统的佛寺不一样。外观看起来,有点像唐僧戴的帽子。里面香客并不点香,有功德箱,内有看护师傅,穿着僧袍,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装伞的塑料袋,为防止雨滴落在地上。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大天王,他们不是传统的模样。李祖原先生设计的四大天王,直接用来做柱子,四面,八眼,三层楼高,看起来让人心生敬畏。
在寺院里拜佛,十八罗汉都拜了个遍。
图片发自个人相册 同源桥碑 同源桥同源桥,由朱炳仁创作沟通的两岸第一金桥,因海峡两岸“同出一源”得名。此桥用10吨铜铸成,桥长近10米,宽2米。桥上108罗汉熠熠生辉,桥身一侧雕刻着杭州西湖和灵隐寺景观以及灵隐寺木鱼法师的诗;另一侧雕刻着台湾日月潭和中台禅寺景观以及中台禅寺惟觉法师的诗。
至此,小朱为我们下午游日月潭埋下了伏笔。
日月潭局部烟雨中的日月潭,说起来,我们真是幸运,前面一批到日月潭的人因为起雾,船不能开动,只好步行看看日月潭风光。我们来时,虽是下雨,但水面没有起雾,所以我们得已乘船。
如今的日月潭早已变了模样,据说因为地震,日月合在一起,又叫“明潭”了。爬上山顶,俯瞰整个日月潭,湖中心的光华岛风貌依旧。同行的张老师,突然背起了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阿婆茶叶蛋还在卖,却卖出了惊人的价格。沿路都是法轮功的人,似乎他们倒有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像苍蝇一样在你身边嗡嗡嗡,吵得人很心烦,却不必理会。
出了日月潭,买了苹果蕉和莲雾,一边吃一边去找来接我们的巴士。
想起在日月潭山顶看到概括玄奘的“千秋苦旅”四个大字。
图片发自个人相册 日月潭石刻 阿里山的山岚 阿里山沿途 阿里山沿途 阿里山沿途 山中 台湾当地“最高”国小如果你问我,阿里山有什么美?我会告诉你,阿里山的云海绝美。可能是因为我没看过黄山的云海,也没看过牛背山的云海,因此觉得阿里山的云海已经不错。
山中全是桧木,是珍贵的树种,山下就有人用此木做了很多饰品、精油。山中有一个木雕博物馆,但都是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不甚光彩。就连山中亭子、化妆室都是日式风格。让我感觉不舒服,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内心就鬼火四起。
高雄临港线 图片发自个人相册 图片发自个人相册 明丽饭店85大楼 猫鼻 白沙滩 七星潭看太平洋,站在海边,即使不做什么,静静的看着它,也是好的。静默的山,静静的堆石头堆。我在太平洋许愿!群山雾罩,这一次台湾行,眼含热泪。太平洋的水吹得我眼睛起雾!
我在垦丁堆石头堆了好几次,据说当地少数民族阿美族有个信仰,对着太平洋堆石头许愿,很灵验。于是我堆了石头堆,许了愿。算作“入乡随俗”吧!
清水断崖 清水断崖车在屏东山路上行进,左边是巨大的山林。右边是太平洋。无边无际的海,绿色的水,水天相接,车就像行在海上,因为是夜里,灯光投在车窗上,像无数的灯在海上飞舞。海上的船只已经开了灯,行在浩瀚的海上,有种孤绝感,内心有无数的赞叹。
太平洋的美,非影片和照片能呈现,只有身临其境,才懂其壮观、绝美。
清水断崖 温泉度假村路上的灯 花莲的早晨在花莲的民宿中醒来,睡眼惺忪中,感觉到房屋强烈的摇晃。我对同事说:“地震了。”她说:“嗯。”不知何时,我们也和台湾人一样淡定的面对这样的余震。
站台 乘车老式的火车,日本殖民时留下的。
我们去坐小火车到苏澳新,看着小火车渐渐消失在林道里,想起林清玄的散文。巨大的临海沙地,像巨人的鞋印。
坐在前面的人保持着他们的素养,在这样的火车里保持安静。我觉得我仿佛得了严重的强迫症,讨厌团里大妈大哥大声喧哗,当他们老说国内怎么怎么的时候,我老想着去纠正他们,台湾也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并没有出国。可是我终归都没有,我沉默着,静静的看着火车窗外的太平洋和飞速移动的风景。
台北夜市的小吃行程里有两次自由餐安排,一次在高雄夜市,一次台北夜市。两大夜市吃到的东西不一样。
如果你是南方人,如果你也刚好去台湾,那我以个人亲身经历做以下推荐。
高雄夜市推荐:炸鸡排(排队很长那家)、木瓜牛奶(现榨的木瓜)、蚵仔煎(甜咸味,不喜勿试)、大肠包小肠(甜咸味,不喜勿试)、关财板。
台北夜市推荐:五十岚(珍珠奶茶)、胡椒饼、鸡腿卷、深海墨鱼、臭豆腐、药炖排骨、牛排。
台湾的饮食偏清淡,而且当年许多大陆老兵生活在那边,融合了祖国许多菜系的菜品,但经过演变已经不正宗。不过喜欢粤菜的朋友可能比较能适应台湾菜。
牛肉面走的时候,吃的牛肉面,在小吃排行榜上能排上号的,忘了看店名。还是一贯的甜咸风味,不过我却吃得习惯起来,其实是因为有大碗的姜丝。面可以加,吃到饱为止,汤也可以加,如果加肉需要另外付钱。吃好出来时,门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这家店,在新北过来不远。
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自由广场又叫中正纪念堂,进去时,遇到一个卫兵,戴着眼镜,面容苍老,背着手,走在我后面,一直在唱着佛歌。后来,我参观完,他在中正纪念堂一个角落的桌子旁坐着唱歌,声音越来越低。我却听得入了神!觉得我这辈子该皈依。
约定的时间要到了,我飞奔而来。看到小午他们,突然心安。说来奇怪,在国父纪念馆和自由广场都有鸽子,成群的鸽子。小朱说,这些野生的鸽子就住在这里,没人抓,但是每天有人来喂。我们从新北过来时,河里成群结队的游着野生小鱼。在台湾,人类和动物相处和谐。
总统府总统府外,我和他们谈起《滚滚红尘》。去看了白色恐怖纪念碑。站在女高门前拍了照。
在车上看了一部电影,有关台湾回归的。当时脑海里冒出:“记忆之门”几个字。朱导说,身边的人都希望回归。那一刻,我看着车窗外,心疼得紧,一阵紧似一阵,眼泪根本止不住。已经回来台北了,来台时,是新鲜感,要走了,一身感伤。祖父当年被抓壮丁,从此再无音讯。爷爷如今都七十多了,祖父是死是活,有没有漂洋过海来到台湾,有没有在这里安家,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对于这次台湾行,我心里有种特别的感觉,我很想蹲在地上,握着老兵的手说一声:“爷爷,我从大陆来。我来看看你们。爷爷,我从大陆来,来看看你们……”
这一路,从花莲哭到台北,陈姑娘不敢惊动我,坐在旁边看着我哭。后来我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眼泪呢?
桃园飞昆明途中,我突然想起,自己似乎突然具有某种能力,在某些瞬间,恢复一些久远的记忆,例如谁在某个时刻对我说过什么。我不记得日期,但我在特定的环境里,蓦然想起他们说过什么。
在三万英尺高的天空,夕阳斜射着机窗,银白的机翼,玉色的云。心里涌动着无数的诗意,放下小桌子,敲着随身携带的旅行包,眼前清晰的浮现蜜蜂的触角和四肢,毛绒绒的形象,嗡嗡嗡的响声,就像我此刻的心情:眼睛是敏锐触角,耳旁是飞行中产生的轰鸣声。
在飞机上听见下雨的声音,头发丝飘过来,数着发丝降落,瞌上眼睛,眼前出现一幕景:白雪飞舞,雪压着树枝。张开眼,飞机下空,灯火辉煌!
起飞时 走之前最后做的事在台湾八天,无论做什么。我都学会了说谢谢,这是跟台湾人民学到的。也许是个人感觉,我总觉得他们,对人,对自然,有一种谦卑的姿态,这种姿态不由得感染了我。
在台八天,我学会把垃圾严格的分类,所以导致回到云南了,坐公交车,看到随地扔纸屑的,忍不住心里生暗气,强迫症似的跑过去捡起来。
最后要走了,小朱叫我们写游客反馈意见,我觉得无论有没有用,希望旅游局能看到。这是我离开台湾前,最后能做的事。
路过的城市回来了,不吵醒飞机上那些在睡梦中的人。不知日后再去时,宝岛台湾又会以什么模样出现在我眼前。希望到时候去,即使身在地州,也能实行个签,时间能停留久一点,希望他们已经回归,而我跟他们一样,在台湾平凡的早晨里看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