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行动ing 办公软件 手帐进化论

阅读手帐: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学点信息整理很重要

2019-04-28  本文已影响241人  敏敏绘成长

第一次做的阅读笔记,希望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和自己有所感想的点记录下来。同时还希望能深入想一下,书里关于信息整理的方法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身上,做到最大程度的理解吸收。毕竟最好的学习是输入与输出并存嘛。先上总图:

大概内容1 大概内容2 感想与实践思考

信息爆炸,我们是知道得越多还是越少

相比起只有报纸等大众媒介的时代,短短20年,现在的我们只要有互联网,能够让我们随时观看哈佛的公开课,知道世界某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我们每天一睁开眼,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等平台将大量的信息灌输给我们,并且还会根据我们的浏览记录自动推荐相似资讯。这是智能化的好处,也是弊端。智能化它只能根据我们的过去行为去计算,它算不出我们以后想要看的内容。比如,我之前因为需要参加婚礼而浏览婚纱,下次打开同样的界面,它还是给我推荐婚纱,可能我目前需要查找如何提高学习力的方法了。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懂得更多,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越强,甚至削弱了我们的主动学习创造的能力。而当今又是一个知识更新迭代更快的时代,个体不保持足够的学习力,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又很容易被时代抛弃。

我相信,除了作家、设计师等创作者有创作需求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信息外,一般人很少会主动去收集信息。人的记忆如果不被反复提取便会遗忘。所以大多数的信息,就像在鸭子背上浇水一样,听过就算了。那还是相当于什么都没留下,更别说是整理为己所用。我的一位朋友是信息整理大神,他会用工具将自己个人的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比如:家里煤气电费记录、工作知识整理、个人感想、心情状态和睡眠记录等等。他希望,能将这些信息留给挚爱的下一代,将他的思想知识延续下去。他的这个笔记名字叫不死鸟,如果能将一个人的信息完整地流传下去,那就像一个人拥有不死身一样了吧。

这本书能带给我什么实用技能?

这本书是一位日本整理大神奥野宣之所写的,他提倡,并不需要花心思给你的笔记本分门别类,简单地将所有的事都记录下来,工作的生活的,一册笔记本 all in one。运用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按照时间记录内容,并在笔记给有可能需要提取的内容做标签。最后只需要做一个有关提取信息的数据库,那么你不需要记住所有内容,你的这个数据库就是你的知识宝库。

我认为,这本书最值得留意的是“葱鲔火锅式”笔记和知识生产的五大步骤,也是让我最有启发的点。

虽然“葱鲔火锅式”笔记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但其中最重要的点在于记录“自己的声音”。不管参加的是怎样的会议,重要的都是自己的感触和想法等主观内容。

“葱鲔火锅式”笔记让我们更关注自己的思考,因为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想法,这是从外界拿不来的。这种关注自我的观点更贯穿在整本书中,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被要求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但是在笔记里,我们是主体,所有的记录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选择。坚持下来我们会发现:哦,原来我是这样子的一个人,我的关注点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看到自己成长的样子。

为写而思,非为思而写。

知识生产的五大步骤: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这是让我们的信息库从素材到创意的方法。这个方法将输入和输出整合起来,实操性很强。在工作中我们不是老是想不到解决方案、老是说没有东西可以写、想不出创意吗,其实是我们的储备不够。上面的话是书中作者的原话。创作需要思考需要过程,而非拍脑袋瓜一蹴而就。

对于我日常学习生活的小启发

我的一二三小思考

一、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自己在学平面设计以及做手帐分享,这些都是需要大量学习的,也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之前微信文章看一点,微博看一点,感觉内容也挺碎片的,需要有个工具收集起来。目前会选择印象笔记,因为它兼容的app比较多,方便集中整理。利用书中的知识我只需要设置好分类的笔记本以及标签,需要提取出来的时候直接搜索关键字就行。

二、更关注自己的过程

平时我很爱给自己设立各种目标,然而完不成的话总会感到焦虑,然后想都做不好干脆放弃了。这也是拖延症的一个典型的心理。比如我今天要写这篇阅读手帐,但是我还没读完整本书,拆解内容不够深入,然后手帐也不够简洁。我就想,不如放弃算了。但是,这过程中,我并不是什么都没做,我的确看了整本书,有了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思考,相比读完这本书之前的自己,我的确是有自己的收获的。这么想,不是更好?平时自己让KPI绑架太多了,是时候客观看待自己。

三、对自我管理的启发

现在我会用bujo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数据,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刚开始会觉得没必要,但是坚持两个月后会看到自己平时在学习上花费多少时间,睡眠多少时间,学习的状态及效率,也算是对自己更了解吧。根据记录会调整作息,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做输入,同时将可集中的碎片化时间聚集成整块时间,这对于学习是不可少的。另外吖,我也有一本all in one的笔记,每天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思考。记录一段时间后,感觉以前没有将这些记录下来太可惜了。对于写作的人可能是很好的素材,我的话,可能更偏向用手帐或者插画的形式分享出来的,哈哈。

四,关于整理部分,我更建议结合印象笔记使用

书中并不提倡将笔记本电子化,但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利用工具更高效学习和生活未尝不可。印象笔记有很多小伙伴吐槽不太实用。其实,印象笔记最突出的是整理功能,信息的输入当然还是石墨文档等更好用。而且,最后其他文档的输入还是可以放到印象笔记里整理。印象笔记有个功能是可以扫描图片转为文字,搜索也能搜到图片文字,很方便。上文提到的大神别看他收集的信息这么多,很多都是结合印象笔记跟语音助手还有其他一些端口做链接。比如给语音助手设置好,将每月的电费煤气费信息发送邮件到自己的信箱,然后设置规则信箱关于这部分信息的内容自动同步到印象笔记。这些信息都是自动收集,相比之下感觉我自己是活在原始时代了。

关于我的阅读手帐?的确想自我反省一下……

第一次做阅读手帐发现内容概括还不够简洁,基本上这是目录的内容了。下次尝试使用九宫格记录书本的重点信息和关注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拆解部分是什么、什么方法、结合自己怎么做的分类可以更细致划分。对于结合自身的思考下次我尝试用思维导图输出,更加简洁。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也有启发,这就是我分享的意义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