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三章 贤名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三章 贤名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上一章韩非子痛批了儒家孔学所谓的贤子贤臣,认为他们只了徒有其表的“贤”,并没有达到贤的本质与实质。在韩非子看来贤子要“家贫则富,父苦则乐”,而贤臣要“国乱则治,主卑则尊”,当世的贤子不管父,父越苦,当世的贤臣不顾君,君越危,这样贤子贤臣毫无用处,又怎么能指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好处呢?
这就是当世贤子贤臣的样子,韩非子彻底揭露了孔子“六情不认”的智贤之说。事物一旦失去应有的本质与实质,也就没有了应有的作用与价值,结果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公司的销售总监无所作为还依然稳坐其位稳拿高薪,本已失去了销售总监的作用与价值,但还身在其位拿其高薪,这本身就是对公司最大的危害与伤害,既占了公司最为重要的位子,又不劳而获地拿着高薪,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对公司而言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韩非子的智贤论,适用于任何人任何职位,这样的思想延用至今。对于任何组织任何企业,选人用人必须要以韩非子的智贤论为基础,从人员编制到岗位设置,再到人员招录都要实事求是,讲本质,讲实效,不图表相,更不要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很多失败的老板与创业者,从不找自身的问题,总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别人或是环境的改变,其实中国传统的经典国学已经给出了他们失败的答案。
MBA只是从资本的角度教会你微观的分析具体的事物,而中国传统的经典国学会教给你宏观的思想与逻辑,比如韩非子对臣子的智贤论述。做为老板和领导,你是需要一个务实进取创造财富的销售总监,还是需要一个务虚图名身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销售总监?
韩非子的一个反问彻底打倒了孔子的贤论,有害无利,还能称其为贤吗?韩非子回头再论忠孝,他认为“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意思是:所谓忠臣,应该不使君主处于危境;所谓孝子,应该不对亲人进行反叛。意思很明确,忠臣不应让君主处于危险之境,孝子不应对亲人叛变。
为了更好的说明自己的主张,也为了进一步的批驳尧舜汤武,韩非子又用《竹书纪年》中历史记载说事,他说“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贤之。”意思是:现在情形是,舜靠着贤能夺取了君主的国家,而商汤、周武靠着道义放逐、杀害了他们各自的君主;他们都是因为贤能而危害君主的人,天下却进而赋予他们以贤能的名声。
可怜了尧舜汤武,本是正统历史中的贤人明君,却被韩非子一次又一次地拎出来说事,这一次被说成了不忠不孝的人。按韩非子对忠孝的界定“不危其君,不非其亲”显然尧舜汤武都不符合,舜囚禁尧,使其避让君位,汤武列放弑其君,取代其位,这都是以贤臣之名危害其君,可后世之人却认为他们都是贤人,并且还给了贤能的好名声。这不是颠倒黑白吗?
回到此篇的开头“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于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按韩非子的论述,现在可以说尧舜汤武就是“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因为他们行为的本质是不贤非智,但却“天下贤之”。
【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贤之。】
社会核心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性就是引导与引领民众的思想与言行,这是基本的社会思想共识与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具有同样的作用与意义,就是要让不同的员工具有同样的行为思想与价值观,有了统一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那么,公司制度就是用来推进事物的发展,而不是解决琐碎的问题,琐碎的问题在企业文化驱使下就能自行解决,比如遵守公司基础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