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开学了,如何带孩子阅读一本书?

2023-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yunxia读书

都说多读就能写,可是读了那么多书,孩子的作文还是没什么提高。很多家长都急得不行,我也曾经有一样的困惑。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直到这一年多以来,自己读了几十本书。通过写书评,写读书卡片才发现,读书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一味多读就会起到效果。

读书有读书的门道,我们不妨“功利”一点。有方法的阅读,可以提高孩子文学修养的同时,还能够顺带提高作文、阅读理解方面的成绩。

同时,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学习提炼总结观点、坚实语言功底、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练习写作。

怎么做呢?

阅读之前,埋下任务

对于孩子来说,深度阅读不只是为了阅读过程中的“爽”,而是能够在完成阅读后还能留下点什么。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阅读就非常重要。

在开始一本书之前,可以用游戏的方法给孩子提出任务,比如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没有时间读这本书,能不能你读完了之后给妈妈讲一下呀?

用这种方法,先给孩子在大脑中留下一下读书的“锚”,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就会一边读,一边想要讲这个故事,该怎么讲?要讲哪些信息?还需要一个总结、提炼、简化的过程。

这样以来,印象会更深刻,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复述能力,其实也是写作、总结能力。

阅读之后,充分交流

接下来,就该孩子来表现了。

1、复述

就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故事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多给孩子正向反馈,有笑点的地方大声地笑出来,需要思考的地方认真去思考,该生气的时候与孩子共情,这些方法都可以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有这个任务,孩子不再漫无目的地读书,而且更有成就感,也促进了亲子关系。

复述的过程尽量引导孩子用到这些简单的信息元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困难、产生了什么后果、用了什么方法。

几次下来,孩子就会形成自己讲故事的模式,而且更容易讲下去。

经过这样的复述练习,可以与孩子一起改善流程,然后鼓励孩子去讲给伙伴们听,孩子也会成为一个故事小达人,还有利于社交、建立自信。

2、讨论

针对书中的故事,可以与孩子展开讨论:这件事情做得对不对?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书中的角色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想法是不是符合生活常识?里面有没有科学知识?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性格?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吗?等等

这样的讨论,可以深入孩子的内心,可以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探讨深层次的问题。

同时,也是亲子时光很好的主题,在嬉笑打闹中学习、亲子何乐而不为?

3、迁移

引导孩子把书中的故事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来:有哪个事情是孩子印象最深刻的?这个事情引起了什么样的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如果换成自己或者朋友,你会怎么做?

经过读一本书,学到一个观点或者知识,或者一个做事的方法,在以后遇到类似的场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个过程是把一本书内化的过程,也是让书与读者联结的过程。

经过这个步骤,一本书才会真正把文字转化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多进行这样的尝试,一本书才会对生活真正产生影响。

4、赏析

这个步骤可以是一个游戏,讨论一下这本书哪里写的好。是语言吗?语言哪里好呢?是思路好吗?又好在哪里呢?

在写一个情节的时候,找一找书里用到了眼、耳、鼻、舌、身的哪一种?

比如写风的时候,看见柳树在摇,水起波纹,这就是眼睛看见的;

听见风吹的声音,便是用了耳朵;

吹来了花香,用到了鼻子;

风吹过去,脸生疼,便是身体的感受……

这些都是一些描写的方法,引导孩子找一找,是不是感受就具体了呢?

还有,把什么比成了什么?等等,都可以与孩子一起找一找,甚至可以比赛仿写一下,看谁写的好,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经过这个过程,孩子学到了写作的手法,赏析的方法,对他们将来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写在最后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都有不同的理解,交换一下自己的想法,看看孩子心中的哈姆雷特与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所以,让孩子阅读不是扔一本书给孩子就完事了,而是要利用这个机会促进亲子关系、提高阅读收获。也不是只看读了多少书,看了多长时间。

总结一下,阅读之前先给孩子制定一下目标、小任务,然后制造机会与孩子一起复述、讨论、迁移、赏析。

把一本书捞干,哪怕只读一本书,也会有读一本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