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与活法

谦之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南乡游
谦之

难得糊涂么?

无知是种状态,糊涂是种境界,以前喜欢用这种状态充当这种境界。学了一些先哲的思想便美名其曰“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那会儿认为自己应当剔除一切世俗加在自己身上的思想,还原孩童时的纯真。还没做加法就做减法,是真糊涂,不是假糊涂。减法做了一阵子,愈发空虚,不能脚踏实地,不开森!

该咋整啊?

没有感觉到快乐,把自我封闭当成是在俗世中闭关,很枯燥,却以这个为借口懒惰消怠。枯燥许久也没有感受到孩童时的纯真,反而堕落了。直到某一天把自己给反驳了:无为也是一种进步和追求,可是自己的现状是无谓,是达不到到最后的纯粹。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花了好久才弄明白。

醒了么?

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便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了,看了一些书便之乎者也了,有段时间特别的骄傲自满,现在分析看是缺乏存在感,深层次还有自卑感。一有机会便想吹牛,通过别人的认可来提高自己的愉悦度。就像一个整天向爸爸要糖的小孩。那会儿是真糊涂了,看着好像在进步,其实是沉醉在自己的梦中。直到某天被真朋友一顿猛批“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好世俗,你这样下去会成为乡愿(看似老实忠厚受人喜欢,却是不能明辨是非,没有自己的立场),想想学习的目的不是炫耀!”

真的醒了么?

所以啊,还是那个浑浑噩噩的状态。我听说修行能让人保持清醒和愉悦,然后便开始修行了。和大师傅接触说你得信,然后修。可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一直到现在还在过程上,也许到后面习惯了痛苦的过程就是终点吧。于是又被人说是你的“信”不够,一天到晚的怀疑这,怀疑那,你自己反省一下吧,诡辩不是修,这是传说中的狂徒(喜欢利用道理来粉饰自己)。第一次被说成狂徒,很突然,也很新奇,反省了好一阵子,发现自己好多指标都符合,比如喜欢和别人说大道理,可是自己好多都没做到;喜欢和别人炫耀拗口的知识,也不管有没有用,别人听不听得懂。然后我便开始低调,我要学习历史上的隐士。

不是隐士,隐身了吧?

现在总有点进步了吧,至少有了一个好习惯,“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狂徒”不是个好词,那就不“狂”嘛,我躲还不行啊。于是我表面隐身,心里面默默的“狂”,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里面那个“默默的”。某一天又被兄弟说道了一顿,“你是个啥都写在脸上的人,别人看不出来,我还不知道啊,欲罢不能的感觉是不是,虚伪!”隐身失败!隐士不是真正的隐身了,只是在世俗人的眼中依照他们的德行是可以登高堂的,可是他们却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为和道德来感化世人。原来我做的都是低端的,到现在还没有登堂入室。一直在好高骛远!

平凡点不好么?

“为什么想进步”某一天“某心灵鸡汤大师”问我。一时还真想不出答案是什么,可是追根溯源,内心最原始的想法竟然是“跟风”,我好像找到了自己有时候缺乏动力的原因了,因为环境不好,就没有“风”跟了,于是我得给自己找个理由,比如“不甘平凡”、“不进则退”等等。可是这些对我好像都没什么用,只是尽力的养成习惯,靠着习惯的力量学习,至少“进步”是没有错的嘛。想一想自己理想中的形象~~超高的思想境界,平凡的外在。挺喜欢简单平凡的,只是有时候自己的作为看上去有点“作”。想想化蝶的茧,最灿烂的时候还是阳光下美丽的翅膀,也许我们进步的动力源泉就是刻在基因里面的“进化!给我进化!!!”

我说谦则进,你说呢?

“万物无圆满,缺越大,变化越多,进步的空间就越大”,古人喜欢“圆满”这个词,可是都喜欢把这个美好的词用在其他的人或者事物上以表达对其的喜爱和赞美,也许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期许和祝福。毕竟哪有什么东西是圆满的,只是尽量靠近圆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圆满意味着固定不动,没有进步,那就死亡呗(生命在于运动)。骄傲的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所以固步自封比较多,没被人打醒,结局基本上都是“game over”,比如晚清那段历史,每次读起来总叫人唏嘘不已。

所以啊,谦虚使人进步,谦虚是种美德,古人诚不欺我,说严重点,你不谦虚你就“game over”。所以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放在以前那是享受,是自我存在感爆棚的感觉,现在意识到得当心了。再从宗教意义上来看,万物平等,大家都是在轮回中受苦,不客气点,都是犯人,有啥优越感。

谦虚过后呢?

这样就发现自己越来越低级,啥优越感都没了,可是很快乐,因为“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森林里面的一个虫子的位置,沙漠里一颗沙子的位置,愈谦心就愈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敬等等,这个不断发现自己的缺口和补齐缺口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诠释,你会发现很多美德都能从中发现”,我想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进化。想起《三体》里面向地球发出警告的三体监听员与逻辑的经典对话: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

谦虚过后是希望!从谦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