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会员存文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叔叔的大格局

2023-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举杯敬自己

郑重声明: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见到了族里的一位叔叔,我们好几个人一起说笑,听了他的一席话,让我又领略了他的人生观。

叔叔今年二月份从县农业局退休了,属于最后一批分配工作的大学生。在村里人眼里这位叔叔有点“二”,说话办事不着调,不按套路出牌。工作时他偶尔也回村,参加一些族里的红白喜事,村里人见了他都会说局长回来了,叔叔从来笑呵呵的不解释,反而会对别人说不要笑话他了。叔叔一辈子连个科长都没当上,兢兢业业压了一辈子冷板凳。别人这样说,对他既是说笑,又是讽刺。因为没有一官半职,所以没能给任何人办过事。所以,对于村里人来说,他这个在县里干事的人还不如一个在村里生活着的人。因为,村里在外面干事的人,再没有一个像他一样回到村里会被人调侃。

叔叔的爹是一名老志愿军,有退休费有各种补贴,在村里生活的比一般老头幸福,至少不缺钱花。但是,他一提起我这位叔叔,气就不打一处来,去世前几乎不和叔叔说话,那是因为他家的宅基地少了几米,他给叔叔说让找村里解决,叔叔从来没当回事。他自己找村里,又怕别人笑话自己。以后都是儿子的院子,儿子都不着急,老子还操那么多心干啥?他看到儿子不上心,也不着急的样子,自己年龄又大了,自家院子比别人的短几米,经常哀声叹气。多次说那几米地方是他的心头事,解决不好他死不瞑目。果然,没解决呢,我这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爷爷就就见马克思去了。这回,叔叔可以回家了,之前经常不敢回家,一回来老爷子就为了那事骂他。

我问他为啥不要那几米地方?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不愿意给,多占几米,就让占着去,只要不是外村人占着就行。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都感到好笑和惊讶。在农村,一个墙根,十厘米的地方都有人争的死去活来,有时候都会打架到头破血流。而我这叔叔的胸怀和大度,确实让大家感到奇葩。他解释说,他这辈子不想和谁发生争执,也不想为这事生气,划不来,他没退休时不用回老家住,家里住他爹一个人,完全住得下。现在他退休了,也是偶尔回老家,不想为那几米地方和乡亲置气,而且不生气,多活几年,他每年会领到国家发的六、七万退休费,多活一年,多领一年,多享受一年,何必生气?叔叔还说,他曾经给自己的儿子讲老家的房子将来留给他儿子,没想到,远在外地城里生活的儿子对他说,看谁要,让他卖了去。叔叔没想到,他年轻时省吃俭用、借钱、贷款好不容易盖起来的房子,人家压根就看不上的不在乎。爷爷为了几米地方死不瞑目,而孙子压根连房子都不要了,他这个活在中间的儿子还在乎个啥呢?所以,他也想通了。说到这里,我还真没见过他的儿子回村里,可见,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压根不愿回农村了。

叔叔家在村里还有个老院子,许多人觊觎已久,叔叔家老爷子在世时,看得比较紧,就是因为自己那几米地方没解决,所以,给谁也不让。老爷子一走,叔叔就说他家的老院子,啥都不要,交给集体,只要不给外村人,自己村里人哪家需要就给哪家。叔叔说这话时,听到的人都笑了。在农村视为命根的宅基地和房子,说不要就不要了。叔叔说的既坚决又认真,结果大家听得不可思议的又吃惊。这话要是让他去世的爹知道,估计气得又能活过来。

话里话外,我还是能听出来叔叔的家乡情怀,不管家乡人待他如何,他都视家乡人为亲人,对亲人可以忍受委屈,对亲人可以拱手相让。可是许多亲人已被这世俗的社会改变的面目全非,缺失了原本该有的最纯朴的亲情了。

叔叔的妻子多年前生病去世了,据说为了看病,叔叔花了许多钱,负债累累。后来妻子去世了,叔叔又一个人拉扯孩子,既当爹又当妈的不容易了很多年。微薄的工资,拮据的生活,省吃俭用地供儿子上了大学。又东挪西借地给儿子娶了媳妇,不完美的是没能给儿子买个房子。所以儿子结婚后去了儿媳妇的老家,他没能有任何抱怨。

或许,在如今的社会,不知道情况的人会觉得活的这么大度和与世无争的叔叔,一定很有钱,日子很滋润。其实不然,做了一辈子职员的叔叔,肯定是见证了许多官场的风起云涌和人生起落。所以没能混个一丝头衔,落了个自然退休。拿了一辈子的基本工资,没能买得起个商品房,所以还住在个八十年代的分配房里。遇了个多病的妻子花了不少积蓄,挣扎着养了个大学生儿子成了个家,还留在了外地。

据说当年我这位叔叔复读了多年才勉强考了个大学,在村里人的嘲笑中创造了个奇迹。现在退休了又继续着村里人眼中的不可思议,许多人觉得他很另类,甚至有点“二”,而我觉得这何不是跌宕经历后的看开和悟透人生后的豁达?何不是看透后的洒脱和如今世人常说的大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