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之于生活
不久前,表姐推荐了我一本书——《二十几岁 没有十年》。看完之后,借由作者的观点,我不禁开始认真审视一个问题:从20岁至29岁,自己有努力认真过好每一年吗?
为了正视这个问题,我列表如下:
20岁 记忆空白
21岁 记忆空白
22岁 实习,做了半年的婚礼策划师。(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到能和陌生人正常交流沟通,这大概是我二十几年间,最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拿到第一笔一等奖学金,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不参加社团活动不参加学生会的我,当然也没什么资格拿一等奖学金,因而到了毕业,导师大抵可怜我了吧。)
升本(是了,看不开的我又回学校念书了。)
23岁 图书馆(大概是无聊地找不出第二件能干的事,于是我选择钻进书堆里,居然也坚持了一年多。)
24岁 毕业旅行
实习,这一次去了旺旺公司。(去上海参加生动化特陈比赛、去寺庙送旺、去高校执行落地活动……充实中,渐渐散发出一种安逸的恐惧感。)
25岁 辞职,挣扎犹豫后从零开始。我进入广告传媒圈子。(最初的适应期实在痛苦不过。)
26岁 去徐州,看汉墓。
27岁 去南京、扬州、苏州、成都、重庆。(这一年好像只剩旅行了。)
28岁 考到驾照;去婺源;第一本小说签约;再次辞职;接下电视节目的落地活动工作——忙碌而又混乱。
29岁 生日刚过。工作——健身——读书——写文
列完十年,然而这些好像又塞不满十年。你大抵可以看出我间歇性的踌躇满志,但更多时候,像是凭着惯性生活。甚至于有的年份,我竟然记不起任何一件值得记忆的事。若不是我还有些汉文化的爱好,执着于去看汉墓,那大概二十六七岁的两年记忆也很空白惨淡。
前些日子,我听一个和我同龄的朋友抱怨下班后的无聊。确实,朝九晚五的生活让人麻木,下班后的时光又绵长地让人不知所措,所以呢?无聊肆虐。
我并不晓得他这样的感受维持了有多久?但曾经,我那不太充实的十年间,有许多时候总是无聊陪伴左右。于是乎,年华空白成了必然。这样细说起来,我都开始有些讨厌过去的自己了。二十几岁的年纪,居然就这么过了。
“许是“鸡汤文”看多了,才有了后来我那么爱折腾的28岁。也许有人会问,那么折腾不累吗?你做出成绩了吗?我想说,很累,真的很累。我那么不擅长沟通的性子要对付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活动阻力、意外频出;一有空就坐下写稿的日子里,无数次落笔无字,签约后的小说也几乎没什么销量。所以大概会有人笑说,真是瞎折腾。但我想说,如果不做些什么,回想起来又是一片空白啊。轨迹或深或浅,或好或坏,总是有的,否则,你为什么存在?
文学作品中,常常将人生比作一出戏剧,在这里也试想一下。如果从剧目开场,主角就安逸度日,不理会外界环境变化,没有什么行动,也没有推动故事前进的目标事件,你大概会愤而离场,顺便怒斥这个无脑的编剧太无聊。
人,骨子里就有贪图安逸的因子存在,若非有不得不促使行动的诱因出现,我们骨子里的因子总会告诉潜意识:无聊并无伤大雅。抱一桶薯片,看一部电影,绵长的下班时光也不是不可消磨。倘若让你列下一张表,回忆过去的十年,你能列下哪些内容?无聊时间里的画面,恐怕连自己的记忆也嫌弃的不愿记起。当然,如果你能坚持十年每天都看一部电影消磨无聊,恐怕也能衍生出别的一些才能来,毕竟格拉德威尔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是出于认知这样东西。我大抵能感受到那个朋友说无聊时透露出的不满情绪,也深觉这两个字眼的可怕之处,毕竟我不认为虚度光阴是一件好事。
静下心来想一想,下个十年,希望自己能写下哪些内容?然后动一动笔头列出来,再问问自己,真的不做点什么吗?那自己为什么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