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四——君子之重
2023-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感悟】
一、君子不自我积累厚重的品德和才能就没有威严。品德不深厚才能不突出学问也不容易牢固。这一点我们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验证。比如一个学生品德高尚,行为习惯良好。他学习任何东西效率比较高,也容易牢固。因为这样的学生心理内耗比较少。
二、忠信思想是儒家强调的两个做事说话的主要原则。忠就是做事尽心尽力,信就是说话言而有信。主忠信就是把忠信作为人生的主要事情来做。比如曾子就把它作为每日三省的两个重要科目。
三、无友不如己者,主要是一个君子要干大事,就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是一般人浅浅的解释为比不上自己的人。志同道合的团队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四、君子追求完善的人格,不注重普通的面子思想。有错就改,有错就改是美德,为什么还要害怕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错就改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一般情况下,普通人对君子的要求都比较高。承认自己的错误是需要勇气的,有时候遇到不怀好意的人或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抓住这一点,而怀疑君子,甚至以此来攻击君子,所以在这一点上,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所以真正的君子,即使被人看轻,也一定要有错必改,追求完善的人格,不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对团队和别人造成损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