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也许是年龄渐长,对老年生活开始关注,也希望,从中汲取营养,好似提前准备行囊。
法国电影《她在路上》,豆瓣评分7.3。依然是我,无意识搜到,在冬末的晚上,陪我度过,一段有意思的时光。
可能文化习俗不同,种族长相各异,法国女人,即便老了,在我看来,依然颇有风韵。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近70岁的老年女人,因多年情人,移情别恋而备受打击,在一个早晨,放下生意红火的餐厅,独自驾车外出,以此排遣失落和背叛,却在途中,发生了一连串故事,也通过这些,分散注意力,超越自悲局限,以及冷静下来的反观,从坏情绪中,走了出来。
越来越对安静田园,有了一份执念,似乎那里,藏着巨大的安适,绿色养眼,蓝天宽广,可以淡化个人,让你在天涯海角,独自欣赏。
人的欲望是相同的,但不得不说,中国人和法国人,东方和西方,在情感处理上,还是有着巨大反差,他们更注重情感的拥有,而我们,道德底线,超越一切。
影片直到结束,那个负心男子,始终没有露面,这使我没有机会,一睹真容,想来,定是有其可取之处。
主人公贝蒂,年轻时曾参加法国小姐大选,也是一个俏美人,就在迟暮之年,当年活动发起者,又一次邀请,美人再聚。
贝蒂在去与不去上,左右摇摆。
当我看到,她卧病在床的母亲,满头白发,还在操心,絮叨,劝说,担忧女儿未来,那来自母亲的温热气息,让我内心非常难过,也非常感动,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母亲。
漫无目的的出行中,法国乡村土路,顺着绿色田野,向天边蔓延,在一个村庄,贝蒂想抽烟,但没有零售店,向一个约90多岁的老者,要一支烟抽,那位老者说,买的没了,但可以给你卷一支。手颤抖着,好久,才卷好递给贝蒂。
那时候贝蒂心情复杂,我也是。总有更老的人在前面,让我们看到明天的自己,更加不易;也有更年轻的人,提示着你,青春年华,已永远消失。哪个年龄段,有哪个年龄段的活法,你必须适应,这是硬道理。
不停地行走,不同的风景,大自然慷慨,让贝蒂走出狭小天地。
又是一段行程后,他到一个陌生的镇上,那里有个酒吧,里面的人个个兴高采烈,劲爆音乐,加上美酒,各年龄段的人,都混杂其中。
独自怅茫的贝蒂,站在吧台前,一个"牛郎"过来,主动搭讪,在他的热情劝说下,共饮美酒。最后,喝多了的贝蒂,被其带去酒店,在那里,发生了一夜情。
次日早晨,当贝蒂清醒后,顿觉索然无味,那男子追出来,问她的姓名,她一直没说,我猜,她不想再有任何交集。
之后路上继续,女儿打电话,说她在异地找到工作,报到时间紧迫,让母亲帮忙带11岁的儿子两天,然后将其送到更远的乡村,他的爷爷家。
先前,母女关系很僵,电话上,女儿态度强硬又激烈,母亲没办法回避,其真实的烦恼,十分纠结,又不得不答应。
后来一路找过去时,和外孙为买眼镜,也发生冲突,之后和解。小如少年,懂得看地图,也有可取之处;老如外婆,个性中的热情坚毅,也感染到了小外孙。
每个人,都在寻求沟通,试图理解对方,这种愿望促成,更多谅解。
最后,贝蒂把外孙,送到他爷爷家。乡村生活的自由,天然美景,乡亲友善,都让她放松,也开始客观看待,遭遇的一切。
贝蒂经营餐厅多年,厨艺了得,她的开朗,以及热情,让两个晚年老人,互生好感,最终,他们走在了一起。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女儿回来见到儿子,那种特别的亲密举动。他们互相搂抱着,一步一步左右摇摆,看了让人眼热。
还有,女儿发泄对母亲过往生活中的不满之后,涕泪磅礴,冰释前嫌后,终于和解,脸上露出的璀璨笑容。
这些画面,让我深深体会到,激烈后的平静,懂得后的欣赏。
美的东西,决不因年老而丢失,它异样光彩,就掩映在岁月沉淀后的成熟上。那种丰盛,决不是青春靓丽,可以媲美的。
这是一部治愈的电影,也是一种老年生活,多种可能性的阐述。
中间还穿插了,心情变好的贝蒂,终于同意参加,法国小姐几十年后的重聚,浓墨重彩之下的她,有一种罕见的苍老的美丽,令人震惊!
最后,我想对你说,《她在路上》,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