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朝铁厂人物记

应朝铁厂人物记 57── 袁大海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205人  刘爱国

袁大海

一九六九年参加工作,在阳城皮革厂当工人。

当年全县搞大会战,在县里的统一部署下,各行各业支援应朝铁厂。袁大海就是支援大军中的一员,他参加了料台上的挖水池。

有一天他看到一则通知,大意是厂里排练革命样板戏《红灯记》,要招演员,有演艺才能者,可以报名。心情激动的他报了名。

李志芳书记见了这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说,你会写黑板报吗?他自信地答到:可以。

应朝铁厂非常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像黑板报这样的宣传阵地,厂“一把手”都会去关注的。

李书记看了他写的黑板报很高兴,夸他说,这字写得不错。就这样,袁大海被调到了厂里。

那时,应朝铁厂是全县最大的工业企业,能到此上班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袁大海梦想成真。

他的第一个岗位是在翻砂车间搞内务,这是个闲不住的年轻人,一有工夫就跑到车间跟着师傅靳广成学开行车。一年后调支农车间,接替乔淑平当了会计。会计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他是个外行。为了让他能尽快地挑起这份担子,厂部资深老会计张立珍天天去教他。这是个聪明的小伙子,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有一天,李书记找到他说,去上大学吧。那时上大学是凭推荐的,正是他的许多优秀,才有了这样的天赐良机。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他拒绝了这等好事,说,我想去开车。

这个要求,领导没有答应,是因为有许多的年轻人都想去开车。一次, 他去洗澡,在给冶炼车间书记石天命搓澡时,说了一句:我能买上车。就是这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

石天命当下找到李书记说,大海能买上车。李书记不屑一顾地说,可能吗?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重大商品都是要指标的,没有指标,都是空想。但领导们还是试探性的把这事交给了他。袁大海带了三个丝绵网套,随车拉了二十五吨生铁便出了门。三天后,一辆130型工具车开了回来。这一炮打响,让厂领导对他刮目相看。不是他有什么神通的本事,他的舅舅是郑州市委办公室主任,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问题。

这一下他如愿以偿,顺利调入汽车队。大海在汽车队还办了件非常出彩的事情。当年,车队一个月就至少要坏掉六块钢板,可指标供应才有三块,根本不够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队里把折了的钢板焊接后再使用,虽说这样做是不安全的,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太原铁路局有不少的大货车,货车上的钢板一软就不用了,那换下来的钢板堆的像山一样。铁路局里有个采购员是大海的老乡,回阳城时还坐过他的车,他们的关系还不错。大海想要他们换下来的这些钢板,这老乡二话没说,就将三吨多的钢板拉回来,给了车队,厂里一分钱也没花。

拉来的钢板安在矿车上像新的一样,解了车队的燃眉之急。这些在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办成的事情,在他的手上居然都办成了,这都充分展示了他在社交方面的能力,加之他曾经的会计经历,都让他在车队的管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袁大海在车队工作的时间长达三十年,由一个普通的司机成长为调度、副队长,在单车核算、成本管理、车辆运输管理上发挥了才智。他为汽车队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按理说,这个为车队做过特殊贡献,也深谙车队管理的人,早该能成为一名车队长。但他不论谁干队长,都默默地发挥着助手的作用……一直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才接替李玉彪为车队支部书记。此时的车队已被个人承包,管理上的事也不多了。后来他还任过厂部小车队队长。

2001年,他奉二轻领导之命,接管了二轻汽修厂,再次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如今,他是阳城县壁海汽车检测中心董事长,继续在全县汽车领域发挥着他的才智。

                                                2018年3月23日                壁海汽车检测中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