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让每一个文字都赚钱原创文字集@产品

果因叔|99%的文案都被“物以稀为贵”这句话骗了

2018-04-24  本文已影响18人  2146ce07ca59

我们总是想在活动的时候制造点紧迫感,于是在文末加了一个时间期限:仅限3天。

我们总是想通过产品稀缺刺激消费者快速下单,于是在文末加了个产品数量:仅有100份。

然后,文案投放出去,效果就三个字“然并卵”

为什么?

说好的“物以稀为贵”呢,怎么没有什么效果?小米、苹果不都在用这样的“饥饿营销”吗?怎么我用就不行了?

孩子,别傻了,你被骗了。

没有效果的原因就一个:你以为你是谁?

接下来,你将在此文得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物以稀为贵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2、文案中怎么利用好物以稀为贵的这个策略?

物以稀为贵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想想我们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感受到物以稀为贵?

前几天,我买了华为的P20 PRO,特别想要极光色,始终抢不到,每一波开放购买都一下子被一抢而空,最终等不急了,就买了黑色的。

虽然没买到极光色的P20,但是还是欣喜若狂,为他的功能兴奋了好几天。

极光色难买,很有可能就是华为的一种饥饿营销手段。而且,非常的受用。

为什么我们平常写文案就用不好“稀缺”效应呢?

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底层逻辑是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调导致的:需远大于供。

所以,大部分人的思维是反了,我们一味地强调我们的东西很少,时间很紧,买也买不到,但是你没有考虑到,真正需要你的人有多少呢?

没有需求的稀缺,就是自嗨,就是供大于求!

所以想用好稀缺感的逻辑是什么?

先制造大量的需求,再放出少量的库存!这样才能刺激交易,因为人性就是:害怕失去。

怎么制造大量的需求?

这就是系统工程了,不是一时半会能将透的。先在文中透露两点:

1、描绘好处

就像华为P20 pro的详情页一样,把所有的亮点都写出来吧。

为什么要这样做?参考阅读《果因叔|用文案精准的描述你的梦想,就是最大的下单诱饵

2、利用从众心理

大家都在抢的东西,不用脑子思考,都知道是好东西。好东西总想买买买。像华为P20 pro那样,铺天盖地的测评告诉你:这款手机真的无敌!

从众心理怎么利用?参考阅读《果因叔|你知道怎么给自己定位,才符合大众心理吗?

3、更多制造需求立竿见影的方法

由于太系统,关注果因叔公众号:guoyin_shu,回复:制造需求。立即获得干货!

好了,我们学会了怎么制造需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会利用“稀缺”来刺激读者掏钱了!

文案中怎么利用好物以稀为贵的这个策略?

刚才我说了,先要有需求,再放出一部分有限的库存(产品库存、时间库存)

注意:一旦这个策略奏效,千万不要一直用“稀缺”策略。

因为老子曾经曰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用过了,物极必反,消费者会有一种被当猴耍的感觉,从而放弃需求,走向更极端的心里状态。所以,一般手机饥饿了一段时间,都会进入“库存充足”的状态。

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文案中怎么用好这个策略呢?

善用数量和时间就可以了!

个人测试下来两种方法:

1、确定时间和数量

举例:

数量有限,仅限30份。

20号前报名参加课程的,将额外得到干货《XX》

比较简单,不多举栗子了。

2、不确定时间和数量

这种方法多用于制造从众心理,需求大的假象。

适用于多次文案投放、多次秒杀。

1、尽可能短的时间,限额限量。(就1天,仅限30份)

2、半天时间文案下架,有人需要也不提供产品,让用户等下一批投放。(最好再发一次文案说第一批已经抢完,让人觉得这个1天、30份也是不确定的时间和数量。确定下一次的投放时间)

3、重复两到三次,开放购买(积攒用户需求的势能,最终爆发)

这个过程是积攒用户需求的势能,不能太过!非常的重要,掌握好效果,比第一种效果要好!

“物以稀为贵”的实践方法和底层逻辑懂了吗?

用起来吧,不用说再多都是浪费口水。

推荐阅读:

果因叔|文案策划赚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果因叔|用文案精准的描述你的梦想,就是最大的下单诱饵

果因叔|恐惧文案的4个底层逻辑,吓你还让你掏钱(干货太多)

果因叔|你知道怎么给自己定位,才符合大众心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