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守望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8期“独”专题活动。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完年去外公家拜年。外公家总有吃不完的水果和美食,最兴奋的是,临走可以收获十元压岁钱。
两个小时的山路,爬上一个山崖。就可以看到外公家的大门,不出意外的话,每年外公都会独自坐在门口的石凳子上,直到看见我们的身影。
看到外公,我和母亲就会感到特别的高兴和舒心。因为看到外公就快到家了,因为看到外公就说明他的身体安康。
走进家门,外公就会拿出不知积攒了多久的各种好吃的东西,鸡蛋,核桃,水果等等。外婆去世得早,一个六十多岁的男老人,为我们积攒了那么多好吃的,要得多用心呀!
当时年少不更事,拿起来就一顿造,直到吃不下为止。
到吃饭时,看着满桌子的鸡鸭鱼肉。还是毫不客气的能吃几大饭米饭,八十年代初,那就是梦寐以求大餐。
那个年代的人,忙于种田种地,就是一年才回去看望一次老人,最多也只住两夜。隔天就得返回,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最盼望的就是收到外公十元钱的红包。
我们一出门,外公照旧坐在门前的石凳子上。目送着我们离开,直到我们翻过山崖,看不见我们的身影才肯离去。不知是为啥,那-小段路,母亲总是催我走快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初中以后,才慢慢理解了外公坐在石凳子上守望的心情。
每年初二早上吃过饭,就会催促妈妈去外公家拜年,那时的我注重的不再是压岁钱,而是外公独自守望的心情。
初二不去,他就一定会守到夜幕降临,直到黑得看不清身影,才肯回屋做饭吃。初三、初四……。一日不见就一直守望。直到他的闺女和外孙的到来又回去,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春节。
长大参加工作后,时间已经不允许再去给外公拜年,母亲也因为年迈而不愿走动。给外公拜年就中断了,后来才听说,最后没去那年,外公一直守望到正月十六,过完元宵节,才放弃多年以来养成的守望习惯。
转眼人生已过大半,父亲早已去世。只有八十岁老母独自在老家生活。现在通信发达了,每次回家前都会先通知母亲。
离家一公里的地方,也是一个小土坡,只要车头上了土坡,一样能看到母亲在门口守望的身影。
我们也会下意识的按声喇叭,告诉母亲我们已平安到达。母亲放心,我们也安心,她也才会起身去干她该干的事情。
时至今时,身为父亲的我终于明白。当年外公为什么会在门口孤独的守望那么多天。返回时,母亲为什么会催促走快点。
这就是割舍不断的亲情,无论多少岁,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他们的孩子。无论天涯海角,时刻都有无限的牵挂。只有孩儿平安,他们才心安。只有孩儿能按时到达,他们才吃得饱,睡得香。
时至今日,才真正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份量和会义!!
网图侵删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8期“独”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