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有趣」论文越来越少?

2023-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生信石头

集群遇到一些问题,朋友公司需要一些时间来修复,于是也就闲下来了。很多人以为「干实验」就是坐在电脑前,啪啪啪然后东西就出来了。其实不然。逻辑上「干实验」和「湿实验」是类似的,都是需要「仪器」的,也是需要「Protocols」的。
「干实验」的优点或许是快,但这也是他的缺点。快是很多时候,发现走错了,失败了,可以快速重来。可能湿实验要三天知道一次失败,那么干实验或许是几分钟。反过来,做「干实验」的,可以一天经历几十上百次失败,以至于心灰意冷,不想再干。
「快」还有一个坏处,也就是「你能做,我也能做」。有时候,我们必须接受,「用时间怼出来的工作,往往不容易被超越」。这就是为什么「湿实验」工作出来了,大家都会不自主觉得实在。而很多时候「干实验」结果出来了,可能会有人觉得,「给我足够的钱,我也可以烧出来」。诸如此类云云。
无论「干实验」还是「湿实验」,跟今天我想随便扯一扯,以此类避免公众号断更这个事情,没啥关系。我们回到主题。
我今天翻了大概有10个文稿,整体感觉就是「没有惊喜,没有意外」。
当我看到论文题目的时候,就猜到了摘要,看完了摘要,就猜到图片,看完图片,就猜到结果,甚至把讨论多少都想到了。没有意外,没有惊喜。这个论文就是这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时,我会与廖老板聊天。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和他聊天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厉害(当然他确实很优秀),而是因为目前为止,我发现他仍然保持一点天真,或者说有趣。「天马星空」的想法,随着时光的消磨,终将散去,对此我甚至非常确信。但是这个时间在廖老板身上会有多少,那确实就比较难说。当然,这并不影响当下。
「有趣」的工作,往往「无用」。至于原因,我也不知道。或许就类似「搞笑诺贝尔奖」,看起来确实是「无用」。但「无用」本身就是视角和处境的问题,我们在被窝里刷手机,会觉得手机太亮,在太阳底下,则觉得手机太暗。当我们从一个偏颇的视角去看待人事物,得到「无用」的结论理所当然。更可怕的事,当我们所有人的视角都出奇地一致时,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人去做「有趣」的事情。
所以,为什么「有趣」的工作越来越少,「有趣」的论文也越来越少?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支持一些「异类」,去包容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甚至去支持一些我们看起来毫无意义,甚至毫无价值的事情。这些事情,或许本身才是大有价值。
加油!异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