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尽孝,一定要趁早

2023-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吴老师教语文

昨天,跟几位同事小聚。

席间,聊到了尽孝的话题。本家的吴老师说,他这个暑假圆了老母亲没见过山,没看过海的愿望,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开车两千多公里,让老母亲看了山,看了海,坐了轮渡。圆了老母亲的心愿,也尽了自己的孝心。一路上,老人家高兴地像个孩子,不停地哼唱着小曲。

他说,接下来的行程是安排十一号出发去北京,去纪念堂,去天安门、去故宫,去颐和园等等。打算坐飞机去,坐高铁回,票已经定好了,再带老母亲坐坐地铁,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便捷。

吴老师感慨,尽孝一定要趁早,不能等,否则没有机会了。他谈到曾经给父亲许下心愿:等您六十岁生日,我给你买两瓶茅台酒,让您好好喝两杯。

可是,父亲没有等到儿子兑现承诺,就撒手人寰。他说,父亲去世时,棺材里放了两瓶茅台,可是,有用吗?只能聊以让自己稍微心安一点儿。其实,他清楚,父亲喝不到他买的茅台了。

我也记起来,2017年中考结束,我推掉学校的一切事务,带着父母去北京旅行的经历。我现在值得欣慰的是,幸亏我带他们去了,否则也没有机会了。

自那之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不好:行走困难,意识模糊,说话表达不清晰。

可是,那次去,父亲依然很清楚,行走也很有劲。我再次感到庆幸:幸亏我带他们去了,带老父亲看看心心念念的纪念堂,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等。

现在,老父亲已经不能行走,长期处于卧床的状态,老母亲日夜陪伴左右,这样的状况,带他们出行,已经不可能了。

老师们都很感慨:尽孝一定要趁早,否则只能体会“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我也看到,有不少子女,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闻不问,父母去世的时候,成了孝子贤孙,大张旗鼓办丧事,轰轰烈烈装孝子。父母去世后的一掷千金,倒不如在父母生前,递上的一碗汤,陪伴吃的一顿饭。

尽孝要趁早,不给自己留遗憾,也为了良心上的心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