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奇迹
▶前言
文章一共有6811个字符,
认真看完大约需要20分钟。
希望本文能触动你。
01、*生来就是奇迹*
你知道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多大吗?
据说,每个人一生大概会遇到2920万人,而两人相爱的概率仅为0.000049,大概是1/2万。
一位性成熟男性每天大约可产生1.5亿个精子,一生射精45年(从15岁直到60岁)。那么一般男人产生的精子大约为:45×365×1.5亿=24637.5亿。
也就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概率大约为1/3万亿。
可是,我们还忽略了一点,你老爸老妈必须要先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相结合才能生下你。
那么,算上前面的1/2万,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概率大概是1/6万亿。
所以,我们每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奇迹。
而这个奇迹,恰恰是因为,父母对你独一无二的爱。
不管你信不信,它就是。
02、*世界本没有我*
这一段之后,才是我最想要写给你的。
写第一段,是因为我希望你也知道,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是多么独一无二。
这是我想要强调的。
因为很多人都忘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不容易,是多么幸运。
我就是那个忘记了自我的人。
我出生在90年代,一个极为贫穷的小山村里。村子里『养儿防老』的观念很重,而正好,我上面又是两个姐姐。
我差点阵亡在我母亲的肚子里。
如果母亲早结扎三个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我。而母亲结扎的时候,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已经怀了我。
我父亲在得知母亲结扎后,整个人都像是丢了魂似的,干什么都没了精气神。
后来,一位长辈对我父亲说:『三儿,你别这么气馁。你老婆在结扎前就怀上了,这次肯定是个男孩。』长辈所说的肯定,其实是所谓的算命算来的。
父亲听到后,感动得痛哭流涕。
后来,他看着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才敢相信那长辈说的是真话。
题外话
90年代的计划生育简直就是惨无人道。
那时候,上面的人如果抓到你,直接就是做人流。如果抓不到你,就抓你家里的人,甚至,你的房子也会遭殃。反正,要是你违反了国家政策,不死也要掉层皮。
那个年代,村子里很多人都被迫害得家破人亡。
现在想想,我觉得他们很命苦。
但他们终究都是明白人。
他们明白,『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是迂腐的。
他们明白,除了自己,老了老了,能倚靠的就只有自己的儿子。
他们明白,二十年后,生一个儿子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养老的文章,文中提到养老政策的变化,是这样的:
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
我为什么说他们是明白人?原来他们早就知道:
十年以后,养老不能靠政府;二十年后,自己来养老。
所以,二十年以前,最好是生一个儿子。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也是那代人的智慧。
现在,我也慢慢明白,活在这个世界,你能倚靠的只有自己的亲人。
我记得高中的班主任说过一句,我非常认可的话。
他说:
『读书要想清楚一个问题,你们不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你们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上一个好的大学。
或者是为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把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你自己过得好了,也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你自己过好了,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完全可以舍弃义务与责任,你也不必忍辱负重地为这个国家的发展,而做多大的贡献。
好了,回到主题。
母亲结扎后,为了躲避村里一月一次的妇检,想尽 了办法。她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还曾让我姨去顶替妇检。
母亲是村子里唯一一所小学的唯一一位幼师。
9月是开学的月份,而那时候我才7个月大。但是没办法,母亲必须去上课,所以我也必须早点见到这个世界的阳光。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我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母亲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我。
我出生后,唯一让爸妈欣慰的是:有手有脚,有鼻子有眼。
再后来,我经过很多长辈的辗转养育,慢慢长大。因为我是超生的,所以,一般人不知道我的存在,在我记事以前,也不在父母身边。
在我的记忆里, 我去过我姨家,去过一个已经过世的伯父家,去过一个另一个村子的伯母家,去过外婆家。
我来到这个世界,受尽了长辈们的恩惠。
这辈子,我都需要怀着感恩的心,面对长辈们。也要面对这个浑噩的社会。
父母和长辈们告诉我,我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奶奶带过我。但是,我两三岁的时候,她就过世了。我不记得她的样子,完全记不起。
在长辈们的口中得知,我的奶奶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以后有机写写奶奶的厉害之处)
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90年代。
对于00后来说,这并不会引起共鸣,甚至会嗤之以鼻。但是对于60后的很多人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关于90年代计划生育对他们那代人的影响,网上一查一大把。
而我作为90后,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概率远比我们想象中小太多。
用四个字形容那段历史:不堪回首。
今年6月,最后一批90后也已经参加完高考了。
在00后的记忆里,都不会再有那个年代的悲哀了。
现在物欲横流,信息满天飞,能看到真正为这个社会发声的文章很少很少,或者说,能够让人听到的声音很少很少。
现在有的都是情爱泛滥、low逼贱人,然后陪你在床上谈恋爱。
这是这个年代有的悲哀。我并不是在诋毁谁。但我想,国人都已经睡着了,你们就不要再催眠了,叫醒他们,或许更好。
我们的回忆,都已回不去。
未来的人,将没有回忆。
03、*我浪费了7年生命*
从小,父母对我的期望就很高,为了我也受了很多气。当然,我也挨了不少打。
在我20岁以前,我都不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也不懂别人口中的感情是怎样的概念。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思进取,目中无人,甚至越来越叛逆。
我曾在镇上的中学读书,后来因为打架闹事、打牌赌博等一系列的事件在学校受了处分。父母为了防止我坠入深渊,把我托付给我的小叔。后来,我在省城长沙读了一年半的初中。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到大城市的繁华、看到同龄人的不同。
没过多久,我在学校因为打架被叫家长了。
把我领回家后,小叔问我:『知道错了吗?』
我顶嘴:『是他抢我的书的,明明是别人先借给我看的。』
『……你知道,你父母为了你能来这读书,花 了多少钱吗?』
『又不是我要来的!』我嚣张的火焰正旺盛着,回。
小叔『啪』地一个巴掌打在我脸上,也没把那个16岁的少年打醒。
一个人要想变得成熟,必须要去社会磨练。
在学校,你就算读到博士后,也还是个学生。
我真正开始变得成熟起来,是在正式进入社会后。
这个观点也是进入社会后才有的。
后来,我考上了老家小县城里前三的高中。
高中三年,我依旧是我行我素,高一的时候,一战成名,然后打打别人,再被人打打。
高三那年,我辍学了。
准备离开学校的前两个月,我想了很多很多。
我想凭我的能力和目中无人,完全可以做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然后,开着拉风的跑车,再回到这个被我唾弃又把我唾弃的学校,让学弟学妹们看看,当年学渣学长现在是多么牛掰。
同时,我又想,我出去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终于没想通,我就没再想了。
但是我最后,我想清楚了唯一一个问题。
我应该离开学校。
对于我来说,与其在学校混日子,不如去混社会。
☞第一
我不想面对这个延续了几千年,而且还很不公平的高考。
历年的高考试卷中,最难的是湖南、安徽、山东几个地方的试卷,最简单的是全国卷。而分数线又是惊人地不统一。
同样一份试卷,在不同地区,考取同一所学校的分数线竟然相差几十分。虽然不排除地方性的选拔人才,但某些一流大学的地方性选拔人才未免也太公平了。
☞第二
我不喜欢英语。不是我不喜欢学习英语,是我觉得强制性学习英文就是一种变相的侮辱。
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文的底蕴源远流长,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我TM又不出国,再说了,我若有钱出国还缺一点英文知识吗?
☞第三
老师越来越不像老师,学校越来越不像学校,学生越来越不像学生,人也越来越不像人。
老师没有了应有的教书育人的情怀,学校也是。如果要比喻,学校像一个工厂,老师就像催命的小线长。
甚至,学校会变着法子乱收费,导致怨声载道,骂声一片。
我想,不仅是我,每年那近千万的高考生都是牢笼里的小囚鸟。
只是有时候,他们不承认而已。
☞第四
大学学的东西在社会上用不到,除了文凭。
这是一种现象,80%的大学生进入社会都很迷茫,他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想要的合适的。
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越来越多。
我一直知道我离开学校是迟早的事情。
但朋友们都不信,在他们印象里面学习成绩很好的我,为什么会选择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他们也常常问我,你后悔没读大学吗?
后悔什么呀?读大学能读出清华北大,却读不出礼义廉耻与生存能力。
很多东西书上学不到,仅此而已。
早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村子里的一位算命先生就为我们三姐弟算过。说我读书像坐牢,待不住。两年前,我大姐这么跟我说。
原来,我不喜欢读书,最后辍学都是命运的指引。我不得不相信,有些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
以前,我不知道吃苦是怎么一回事。
但我辍学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托我姐的关系,去了工地。去工地的时候,我21岁。在我们村子里,21岁的男生很多都已经结婚了。
我在工地足足待了一年。
那一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也终于知道,以前的所作所为,是多么难以启齿。
在那一年里,我没有随波逐流,反而有了一些想法。我不想我的一生将在工地度过,我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但一直在思考。
那时候,我才真正变得迷茫起来,常常在深夜里转辗反侧,睡不着。
准确地说,我的迷茫期是从15岁开始的,一直到22岁才结束。我浪费了7年的时间,用7年的时间来成长,然后走向成熟。
还记得大姐夫对我说过一句话:没有在深夜里痛苦的人,不适合谈人生。
社会如此混乱,
希望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04、*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情*
这几年里,让我的心态有很大变化的有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
这几年,我每次回去都感觉父母老了,那些长辈也都慢慢老了。他们慢慢变得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年轻力壮了,也开始对我们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每次离开家看着二老眼角的泪水,总是觉得于心不忍。
『姐,我每次回去的心境都不一样。』
有一次,我和二姐一起回去,在车上我这么跟她说。
『肯定啊,因为人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
她这么回我。
☞第二件事
一次很偶然的通话,大姐和我说了很多关于她,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大姐是整个家族里的老大,也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她告诉我,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也包括她。
她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一个月才800块钱。她是堂堂正正的大学生,刚去公司的时候,被安排到工地去点拨材料。那地下室又黑又臭,夏天蚊子还很多。但是没办法,她只好照做。
因为,她没有人脉,没有背景,什么事情也都只好忍着。
大姐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生日那天,单位领导非要她迫加班到凌晨。
最后她只好留着眼泪将事情做完,在哭泣中睡去。
我不知道,那些一个人默默承受着一切又无处诉苦的夜晚,你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第三件事
那是第一次去深圳,也是我第一次去工地。
那时是高二的暑假,我想趁着这个机会离开学校去外面闯荡。其实,我也只不过是像其他人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罢了,我也只是追随那些人的脚步而已。
那天天气异常晴朗。
到了工地往地下室走的时候,因为还在装修,通往负一楼的楼梯一片漆黑。
来接我们的人走在前面,我们在楼梯间里伸手不见五指。
『姐夫,怎么办?』我心里哆嗦着,语气也哆嗦着。
『跟着我。』他摸着墙壁,心里也没底。
突然,下面传来一个声音。
『没事,你们往下走就是,那里都是台阶。』
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我们都长吁了一口气。
这件事,最后都成了我们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姐夫还总结出一条名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你需要一个能给你指明方向的声音。
我虽然还在黑夜里,但方向已经有人指明了。
这很重要。
☞第四件事
我二姐小孩现在7岁,大姐的小孩现在3岁。
相对来说,二姐的小孩我带得多,跟我也很亲。我回去的时候,她还特意跑到楼下来接我,这样的待遇,家里谁都没有过。
她小的时候,我曾一整天一整天地带她玩耍,是我看着长大的。
她刚出生那会,我姐一个晚上起来五六次,慢慢地,次数变少了,但哭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有时候,一哭就是半个小时,性子都磨没了。
真验证了那句话:一孕傻三年。
☞第五件事
前年,外公被医院诊断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
这事让我越想越觉得不自在,外公有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将我们忘记,他要把我们这群从小围着他转的后辈。
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长大了有能力赡养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老了。
人活着,其实也很有意思。
我们不得不舍弃生命中大半的时间,来获取生活保障的物质。
然后,等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的后辈们也会像我们一样,舍弃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来换取让我们苟且的物质。
人生就像是跑接力赛。
第一辈人出生→成长→老去,
第二辈人接着出生→成长→老去。
第一辈人将一切都奉献给第二辈人,也包括他们落下的病疾。
第二辈人接过第一辈人留下的棒子,继续跑着。
他们的终点有第三辈人在等待,还有他们需要承受的病痛与空巢带来的孤独。
☞第六件事
去年,不知道是我姐还是我母亲打个电话给我说,父亲住院了,可能要手术。我来不及问是什么病,我也不知道严不严重,只知道手术需要钱,而我没有。
当时又赶上公司裁员期,那段时间做什么都没干劲,整天浑浑噩噩地,就像行尸走肉一般,活得迷迷糊糊,天昏地暗。
要不是二姐是护士,要不是大姐当时垫付的手术费,我不知道我能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这让我们明白了独生子女的孤独与心态,也让我更加体会到手足情的温暖。
兄弟姐妹在关键的时候,总会发挥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05、*我没有故事*
这篇文章是一篇自我解剖的文章。
有人说,乐嘉是个鸟人,我不敢苟同。
我比较喜欢他用自己当案例,自我解剖、自我修炼、自我突破的写作。
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已经开始写文章了。当时只是写一些自己的心情,当做日记,没事的时候也会写散文。
我真正对写作有兴趣,是在高中时期。我记得有一次考试后,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我的作文是他教的两个班里写得最通顺的。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印象比较深的是,高一的时候,有人曾夸我为才子,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喜欢看我写的文章。我还帮外校的一个朋友在一个星期写了十篇不同类型的文章,那是她的假期作业。后来,她告诉我,那些文章被老师点评,她的同学们争着抢着看。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有次语文考试的时候,同一个命题,我写了两篇风格迥异的文章,其中一篇是给一位女同学写的,老师评卷的时候都说写得还不错。
我本不想给她写,但是,她是英语课代表,我不得不帮她。这也许就是各取所需吧。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能坚持这么久。
如果不是因为我偶然进入了互联网,不是偶然学了点公众号排版,不是偶然有点小时间,我不太可能继续写文章的,就算写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有劲。
其实一个人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爽的一件事,又是很难的一件事。
爽是因为你喜欢这件事,难是因为坚持起来很难。
不过,所有的偶然,都不是偶然。
是一种因果。
有一次,工地即将完工,但建筑公司没有给我们发工资。老板带我们集体到他们临时办公的地方去讨工钱。
他们见我们去了后,不是躲在办公室,就是躲在宿舍吹空调,而我们在走廊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你看他们坐办公室、吹空调,我们却在工地上干着苦力活。还是读书好啊,小言你说是不?』其中一哥们抱怨着。
『读书和坐不坐办公室没有直接关系吧?你也有可能坐办公室啊,这个说不定的,说不定十年后,他还没你过得好呢!』我回答他。
『小言你还小,以后就知道读没读书的差别是多大了?十年后,我们还是搞工地的,他们还是我们的领导。』哥们又说。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只要你努力,你也是可以的。你首先要相信自己,然后去努力。』我开始反驳他。
『小屁孩就是小屁孩。你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别说那么多没用的。』他似乎有点烦了。
『我也懒得和你说,时间会证明一切。』说这话的时候,我只是出于气愤。
从工地离开后,我在家和母亲聊天。
我们说到关于我工作的问题,我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小言啊,你说你在工地这么辛苦,还那么脏。要是能找个晴天晒不到、雨天淋不到,还干干净净的工作多好啊?』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那也有啊,去工厂啊。』我回答。
『厂里要上夜班啊!』她又说。
『那你这样说,满足要求的就只有像姐姐他们那样,坐办公室了。不仅晒不到淋不到,还不需要上夜班。但我有那个机会吗?』我自嘲。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是实现了呢?』母亲认真地对我说。
▶后语
《海贼王》里面有句话这么说:
如果因为承认错误就丢了面子,这种面子根本一文不值。
我只是在承认年轻的我犯下的错误而已。
这是我自我解剖的第一步。
不管怎么样,有些该有的品质,我们一定要有。
可以迟到,但不能不来。
很多事情,除了命中注定,我也相信事在人为。
微博@言小戈
个人微信:lxp2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