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读《传习录》day1
2022-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女觉醒时代
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的《传习录》,“传习”二字来自于《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与人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带着孩子们把“传不习乎”翻译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这个“习”字我们把它解释为了“温习”。
百度一下“习”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鸟在日光下飞行,一说表示鸟在日光下练习飞行。习的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又表示反复学习而熟悉。又表示因多次接触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习惯。由多次练习又引申为经常。
《说文解字·习部》:“习,数(shuò)飞也。”所谓“数飞”就是“屡飞",即为反复飞来飞去的意思。鸟这样飞翔,当然是幼鸟学习飞翔。
由于“鸟儿练习飞翔”也包含了“学习”的意思,因此由“习”的本义就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学习”含义。由于小鸟学飞的动作中,包含有反复多次的意思,因此又引申出“复习”等意思。
根据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思想,从对人发展更有效有利的方向思考,这个“习”字,我们是否可以解释为“练习,践行呢”“温习,复习”只是对知识的反复记忆,意义不大。
原句是不是可以翻译为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以此类推,同样的问题可以问到自己:“读书学到的知识是否践行了呢”
这样的翻译会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而不是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