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任飞和她的“闲话诗经”

2019-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张舟子

任飞的《闲话诗经刊石》出版了。这本书收录了《诗经》全部305首诗歌,按照《诗经》本身风雅颂的顺序,每首诗正文在前,接着是任飞的白话诗体翻译,后面有简要的注释。每首诗又配有一到两幅篆刻,共计450幅篆刻。书字体较大,行距也宽,很适合我这样眼花的读者阅读。再配上鲜红的篆刻,既美观大方,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闲话诗经刊石》出版,必将成为商丘文化界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但是,任飞的“闲话诗经”,却不仅仅是一本书。

李可亭教授在《闲话诗经刊石》的序言中将任飞的“闲话诗经”概括为五个一: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诗经文化园;一个《诗意生活·闲话诗经》电视节目;一个“诗经诵读大会”;一本《闲话诗经刊石》。我和任飞相识相知便源于李教授说的第三个一,《诗意生活·闲话诗经》电视节目。李教授的概括揭示了“闲话诗经”的丰富内涵,但也难免遗珠之憾。

我至今想不明白,任飞为什么会产生翻译《诗经》的冲动。任飞是商丘文化界的名人,但主要是一个著名的记者,一个本土作家。她为什么会对《诗经》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必须自己翻译一遍呢?突然有一天,任飞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推出她翻译的“白话诗经”。她的学力胜任吗?她能够坚持到底吗?顶着一片质疑,任飞不断推出她的“白话诗经”。过一段,她干脆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名字就叫“白话诗经”。每期的内容,不仅有诗经原文和任飞的“飞常翻译”,还配上了名家们对作品的讲解和赏析。她的同事们也开始加入到她的事业中来,有人义务帮她编辑,台里的播音员、主持人也义务帮她朗诵,“白话诗经”变得越来越美观大方、声情并茂。他们一起想要让优秀的古典文学渗进商丘这片沃土,想让诗三百继续“兴、观、群、怨”,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翻译《诗经》的过程中,任飞萌生了新的想法:如果能将现在还能找到的诗经中的植物集中展示,让人们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感受《诗经》的魅力,岂不是传承《诗经》的一个绝好途经?任飞的想法引起商丘帝和置业文化创意总监武红卫的共鸣。武红卫和任飞一样是个热爱文化又行动力极强的巾帼英雄,两个奇女子一拍即合:何不说服胡总就在帝和置业正在开发的小区建设一座“诗经文化园”?也许胡总心里本来也有一个文化梦,一下子就被两个女人点燃了。接下来,请设计师,按照《诗经》里的描写设计出二十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里都设计一块石头,每块石头上刻一首《诗经》中的名作。现在,这个文化园已经更完善了,每首诗旁都配上了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可以听到这首诗的朗诵和讲解。

“诗经文化园”落成,任飞她们就计划做一档电视节目,节目就叫“诗意生活-闲话诗经”,邀请专家、学者、设计师、篆刻家、书法家,大家一起来聊聊《诗经》,聊聊这座“诗经文化园”。节目的前两期,计划邀请专家、学者来聊聊《诗经》。任飞的爱人向任飞推荐了我,让我有机会真正认识和了解了任飞。

接到任飞的电话,我着实吃了一惊。任飞的爱人是我的大学同学,我和任飞此前实际上见过几面,但仅限于觥筹交错。任飞突然邀请我聊聊《诗经》,我本身不是古代文学专业出身,对《诗经》也仅仅只是爱好,实在感觉力不能胜。任飞解释说,节目的初衷不是学术研究,就是想让这部古代名著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复活过来,让现代人的生活重新具有《诗经》时代的热情、纯真和浪漫。电话这头,我被任飞的热情感染了,便拼着出一回丑,慨然应允了。后来,我又建议任飞把李坤明也拉进我们的团队。节目拍摄过程中,又认识了商丘好几个文化人,节目顺利完成,我们都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后来的“诗经朗诵大会”,我没能躬逢其事。但是,有幸参与了由此促成的一次文化交流。从开始翻译《诗经》,任飞就好像一个体量巨大的雪球,在不停地滚动中变得越来越大。任飞翻译《诗经》没多久,鹤壁市淇滨区文联的王世英主席就注意到了任飞的“白话诗经”,并在其主持的《淇滨文艺》上辟专刊刊登了“白话诗经”。《诗意人生·闲话诗经》录制的时候,王世英也是“闲话诗经”的嘉宾之一。后来,淇滨文联又内部印刷了“白话诗经”。为此,鹤壁樱花节的时候,两地文联组织了一次围绕《诗经》的文化交流。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一行八人,驱车前往鹤壁,期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后来,我和坤明每人还写了一篇小文章,先后发表在《鹤壁日报》。

商丘正在掀起一阵学习、朗诵、研究《诗经》的热潮。在这阵热潮中,任飞无疑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真是“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