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句话:创造,有的时候其实只需要忘掉感受和观念,回到事实。
乍一听,我脑海中就条件反射般的弹出一个大大的问号,随之把这句话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在记的同时,再去回味这句话,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先来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固有思维方式。
拿之前左教授在课堂上跟我们分享的例子来说明。小时候,语文课写作文,每一个作文题目布置下来,老师就会说:“好好去观察,就会写出好文章。”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为什么按照老师说的做了,已经好好观察了,仔仔细细的观察了,可还是写不出来呢?这是所谓的“看了不会写”。
有些老师还会说:“大家没有条件去观察,那就想像一下如果怎样怎样,那么怎样怎样?”也就是所谓的“想象”,可还是有很多同学经过了一番苦思冥想依旧写不出来,也就是“不看想象写”。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不应该就是这样么?
真的该是这样么?
不妨大家来做一个实验,来描述一下现在你眼前的景象,记住,是看到了什么,就把它说出来。对,就这么简单。(记得把看到的景象写在文章下面留言区哦~)
再回到作文里,其实作文最本质的核心不是看到了什么,而通过看到的这些你的感受是什么,经验是什么。
作文如此,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是如此,那些大文豪大作家大艺术家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而这些感情是由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特殊的经历和自己的情绪所组成,从而形成每个人的风格。
用导演贾樟柯的话说:“创作是针对自己内心的感受,每时每刻自己的情感变化。它是一个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
可创作是创作,创造是创造。
我的理解,创作是从1到1000的过程,创造是从0到1的过程,所以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归”。至于“归”哪里,我的感受,是归“真”。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应该可以很好的诠释。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除了科学家、艺术家,就属小孩子。小孩子的创造力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大家都公认的。
我经常在一些公共交通、商场或者餐厅里,听到有些家长不耐烦的对身边的小朋友说:“你怎么这么多为什么吖?爸爸和妈妈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那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时候小朋友可以被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了。
所以,由此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问过“为什么”了,觉得一切都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我把更多经历放在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态度、对待世界的方法和世界带给我的感受里,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实。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当面对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个选择时,忽略了事实,更多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踩一踩刹车了。
如果你想创造出更好的人生,重要的不是拥有很多,而是学会取舍和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