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写字|向白居易学传播
01
开了公众号以后,要保持持续输出,就得相应持续输入,要不然脑袋空空,不知道写啥。最近读了一些文章,得到很多启发,结合自己的思考,做个梳理,希望能对你有点用。
公众号写作,和私密日记最大的不同,是传播。
一篇文章写完,发布出去,自然是希望读的人多,转发的人多,传播范围越广越好。
其实不光是写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一样,我们都想做那个说出来的话对方喜欢听、也听得懂的人。别人听了你的话深受启发,你传递了自己的思考体现价值,个人品牌得以建立,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但现实传播中,很多文章确实洞见独特,很多人说话也确实思考深刻,然而传播效果很差,于是抱怨他人不识货。
这里面有一个传播误区,叫做知情魔咒。
02
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经济学,意思是我知道的你并不知道,但是我以为你知道,而且知道得和我一样多。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如果让普通人看一些专业领域的论文,可能读几行就读不下去了,文中随处可见的术语、概念、推论构成了理解障碍。但同样的论文在业内专家手里,不光能读懂,还能判断出学术价值。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鸡汤故事永远最受大众欢迎。
鸡汤故事的本质也是在讲道理,在亮出道理之前,先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来铺垫,用熟悉的场景和话语展开,受众自然感同身受,激发共鸣,大大降低了理解成本。
如果直接阐述道理,难免枯燥晦涩,高高在上。讲故事给受众提供了一个角度足够平缓的梯子,爬起来轻松不费力,也就容易爬到梯顶。要是角度过于陡峭,爬几步气喘吁吁,很可能就不爬了,走了。
同样,很多人会觉得,二手知识不是知识,要获取真知就得去读原著,站在知识的源头学一手的。但正是因为知情魔咒的存在,一手知识并不好学,没有一定相关背景知识的支撑,学了也不懂。
想想看,为什么要有学校和老师的存在,学生要在课堂听老师的讲解,而不是发本教材自学。为什么学校要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深度的教育,而不是直接把大学内容给孩子重复讲十多年。
03
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沟通的失败,就是因为陷入知情魔咒而不自知。
子女会觉得跟年迈的父母讲解新事物很费劲,家长教育不明事理的熊孩子很吃力,专业人士向小白科普很容易失去耐心,经常会觉得自己讲得如此透彻,对方依然不懂,一定是脑子有问题。对方也觉得委屈,你说的每个字我都懂,可是连起来就是不懂。
这样的沟通不仅无效,反而加深误解。
为保证沟通和传播效果,我们要刻意打破知情魔咒。
在写或者说之前,先要考虑受众的年龄、地域、职业、身份等,提前预判对方理解的门槛高度,什么样的词语能听懂,什么样的可能听不懂。听不懂的用哪些浅显的词替换,用哪些常见的例子解释。
要么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精准的量身定制,要么针对所有群体最大程度降低门槛。
04
一些好的例子。
「打土豪,分田地」,简短的六个字胜过无数豪言壮语,成功改变了中国的行进历程。
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向村民反复解释宏观政策的效果,不如「一人偷生全村结扎」来得明显。
在建筑工地竖起「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宣传牌,农民工看了没啥反应,换成「出了事故,老婆改嫁,娃娃改姓,抚恤金被别人花」,立马都记得戴安全帽了。
一些不好的例子。
财经新闻里的专家动辄把M2、次贷、P2P、C2F、供给侧、量化宽松这样的词挂在嘴边,从来不想想普通老百姓有几个能听懂。
一些城市在宣传政策理念时,户外大屏或标语上写着「四纵四横」「三大治理」,好记倒是好记,具体的内容又有多少人知晓。
05
如何验证自己确实打破了知情魔咒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给出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写出一首诗,念给路边没文化的老太太听,老太太听不懂的,就改,改到听懂为止。
所以唐朝涌现出李杜等大批星光熠熠才华横溢的诗人,但真正要论跨越国界传播妇孺皆知的,当属白居易。
阳春白雪固然是好,如果不能通俗易懂,浅显清晰,终究曲高和寡,自说自话。
相关阅读:
图片作者:sasint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