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考生的逆袭人生》创作前后的故事
我是就爱嗑瓜子,受好友女钢铁侠的重托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一个自考生的逆袭人生》的创作前后的故事。
在各位大佬面前我有些心惊胆战,脚底冒汗,毕竟是班门弄斧啊,不过既然答应了好友的盛情邀请,我就厚着脸皮来了,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我认识和不认识的大佬们能多分享你们的创作心得和写作技巧。
言归正传,我写的这篇《一个自考生的逆袭人生》的文章,是和我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聊天聊出来的。
或许是我从小接触的老师比较多,所以对于老师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同时听得多了看得也多了,的确是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我的同学是大学老师,她在上博士,作为一个学霸,她佩服的人不多,她给我讲的文章里的主人公杨晓芸,是她除过他导师之外为数不多敬佩的大神,当然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杨晓芸用的是化名。
杨晓芸在她们学院算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传奇人物之一,故事主人公原型的确是一个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农家姑娘。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最佳出路就是考中专,因为上了学农村户口可以转城市户口,而且毕业以后分配工作,这是在地里刨食靠天吃饭的他们父母梦寐以求的生活。
读过《平凡的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改革开放带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从1978年到1990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1990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对于教育,对于“知识”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或许我当时考虑的有些太宏大,想通过杨晓芸表现当时人们对于学历和知识的一种态度,在九十年代初,对于农家子弟参军当兵,考取初中中专比去北上广打工或许更具有吸引力。我这里仅就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而言。
我通过许多初中老师了解到,整个九十年代十年间,前五年大部分农家子弟选择初中毕业考中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选择上高中,《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最后也只能招工当了工人,而我们知道的新东方的俞洪敏也是考了三次大学才上的北大!农村孩子上个大学怎么就这么难,那个年代每个村子考上大学的人数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
所以相比较三年后考大学的不确定因素考中专是较稳妥的,只要考上就决绝了工作问题,所以他们宁可选择初三复读考中专而不会去上高中。
我记得我们家邻居有一位大姐姐学习特别帮一直是年纪第一,据说试着考了一下中专,竟然没过录取线,但她考大学却上了重点线上了上海交大,可见当时中专考试之难。
杨晓芸能一年考上中专可见其学习成绩还是拔尖的,按理说上了中专就是进了保险箱,而且毕业后确实分配了工作,在中石油的某加油站工作,从加油员干到出纳,在她的家人看来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可她似乎总是觉得没有上大学是人生的一种缺憾,于是她报了自考专业,因为是做出纳,她看她们公司做预算的大专生很受领导重视,于是报了建筑工程里工程经济的自考专业。
这里要交待一下,因为我同学给我讲过一些自考生的考试经历,我也从我身边一些认识的朋友同事了解了一些自考的情况。
有数据显示,自学考试于1981年开始试点,三十几年来累积有9048万人参加考试,本专科毕业人数达244.2万人,被称为中国的“第一考”。粗略的算下来,自考的毕业率不到20%。
自考之难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我有一个初中同学中专毕业后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自考课程,她考中专是当年考上的,我们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她很可惜,如果上高中考大学必定能上重点大学或者现在所说的一本。
记得她来我们学校参加高数的自学考试,我安排她住在我大学女同学的宿舍,据我大学同学说,你那个女同学学了个通宵,我说你们不理解很正常,她又要上班又要学习和我们比起来时间那够用啊!
所以虽然我不是特别了解杨晓芸是怎么度过自考岁月的,可我身边的自考朋友的经历我是亲眼看到过的。
对于自考的难度,我还是要说一下的,自考的教材我见过,和统招生的教材没有太大差别,他们上课的时间和统招生相比就是统招生的零头,而且许多自考生本身就没上过高中,基础知识太差,可以想象一下那究竟有多难!
我的主人公杨晓芸好歹上过中专,相对来说还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理工科的学生对于背题这种事情是难以想象的,数学题还能背吗?我告诉你,在自考生这里有的。
杨晓芸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背了许多高数题,自考里别人考四五次才能过的高数,她是一次性考过的。
上大学时,我们有个美女老师据说就是自考成绩特棒特招的转的专科,后面又考专升本,又考研究生,和杨晓芸的经历有类似。
有一次她代的那门课,我们班一半人挂科,她就特别生气,她拿了一沓自考生的卷子对我们说,你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学的,我看了一眼,同样难度的卷子,我们的确考得不如自考生。
然后她就说她当年就是自考生,住在没有暖气的宿舍每天学到凌晨两点,当时穷得一天吃两包方便面,我们看着老师微微发红的眼睛,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风姿卓越的女神经历过怎样的艰难困苦。
或许人在做任何选择时都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所碰到的困难,特别是那种刚开始就会让你绝望后悔的选择。
可是你一旦坚持走下去,而且熬过去了,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许许多多的杨晓芸咬着牙坚持完成了自考,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的一员。
完成自考的杨晓芸工作生活都发生了不一样的改变,按理说她应该知足了,可是在一次培训课上遇到了一位老师,一位中学老师考研毕业后当了大学老师。
于是杨晓芸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她要考研,考研的文章写得太多了,我就不累述了,简书里一搜估计会有上千篇。
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考研经历吧!
《那回不去的理想》
二十三岁的我,怀揣着两千块钱,迎着秋风,看着落叶,匆匆踏上南下的火车,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
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我终于到了那遥不可及的大都市-上海。一下火车,我在上海的好友军已在站台等候多时了。
一年未见,你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白了一些,我打趣到,在上海都养成小白脸了,他说,你还是这么贫。我们笑着拉着行李出了火车站。
军在一家施工单位上班,他带我去了他的宿舍,在浦东新区一个正在开发的小区,他把我安排到他宿舍就急匆匆的去上班了!
简单的一间小屋,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简单的衣柜,我坐在他的桌旁,看到桌子上码了两排书,全是考研的书,原来军也在考研啊!
中午,他回来带了午餐,我俩边吃边聊,我说出了我的打算,准备去学校租个床位。他说他要边上班边考研。
我说,还是你厉害,边工作边考研辛苦啊!我辞职破釜沉舟去考研,有点孤注一掷啊!军说,毕竟我在这里有点近水楼台的优势,不过你这去了学校,可算是一步到位啊!
我们相约,每天晚上我给他占座位,于是下午我就去了我们共同的目的地,同济大学。
我通过电话联系到我们大学时的一位老师,他在同济读博士,他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校门口接我,让我受宠若惊,有老师的帮忙,很快我就办理好了住宿,办理了校园卡。
中午我要请老师吃饭,老师故作生气状,到了我的地盘,怎么能让你请客,再说好歹我也是你的老师,他又叫了几个在同济读研读博的老乡,说是给我接风,让我一个三尺男儿眼眶湿润。
吃饭的时候,老师大概问了一下我的打算,他说,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出来见识见识,哪怕考不上也不会遗憾终身。一定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以你们专业的就业前景,在上海找一份工作也不是难事。
是啊!只有老师道出了实情,他知道我们一个三本学校的学生,要想考上同济的研究生,那就是隔着千山万水啊!
我说,我都辞职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能来到这里,我觉得我已经很知足,感受一下同济的氛围,在这里能看到老师,得到老师的教诲也是我的缘分。
老师和老乡们给我留下了联系方式,他们都鼓励我,明年成为他们的校友,我看着他们亲切的眼神,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老乡差一点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了!
紧张的复习时光如约而至,已经懒散了一年的我的确有些很难适应,同宿舍的舍友几乎天天六点起床,学到晚上十二点回宿舍,中午也不见他们休息。
我背着书包整日穿梭于南北楼和文远楼,旁听各种专业课,参加了专业课的培训,不得不说同济大学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我旁听从未被人赶出来过。
记得在北楼一间教室占座位时,一个湖南的妹子看我拿着考研的书,问我是从哪来的,准备考什么专业,我一一作答,当她听说我坐了三天两夜从大西北来上海考研,尤为佩服,她才上大三,犹豫要不要考研。
此后,每次去北楼都能遇见她,看我休息时,总和大概聊几句,我给她的建议是一定要学好英语,想想自己这聋子和哑巴式的英语,还好意思好为人师,的确好笑。
不过,小姑娘的数学不错,还给我讲了陈文登和李永乐的教材的区别,我听了她的意见,没有从头到尾只看一个人的书,也算是我在同济遇到,一位萍水相逢的贵人,可惜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无法表达感激之情。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的舍友老王突然间放弃了,他原本要考政治经济学,他的公务员考试成绩下来了,他匆匆与我告别回了湖南。
老王也是一个热心人,我俩是办理住宿时认识的,于是就分到了一间宿舍,他总是早起晚睡,特别勤奋,每天帮我打开水,对于一个考研的人来说,分秒必争,他却说举手之劳,每次买来的水果都给舍友分,我们都喊他老王,其实他也才二十五岁,大哥风范尽显。
过年前的一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紧张有序的开始了,那天大雨倾盆,我庆幸我的考场就在北楼,就在我常常去的那间教室,冥冥中似乎有好运气在照顾我。
考场上,在发卷子的空挡,我看着窗外大雨滂沱,我的家乡应该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吧!三个月的思乡之情悠然而生。
我抹了一把脸,原来我已泪流满面了,我忙抹去了泪水,发现根本没有人在意我的异常,哈了哈有些冻僵的手,我开始提笔疾书。
三天的考试,几乎让我虚脱,特别是最后一门,我站了六个小时,除了喝水中间没有吃过任何东西。
考完了,可是雨还没有一丝要停的节奏,我回到宿舍轰然睡下,仿佛失去知觉般,一直睡到了第二天。
第三天一早,拿着军排队给我买的火车票,我拉着行李离开了这个我奋战了近三个月的大学校园,离开了我熟悉的四平路,离开我一直不曾熟悉的上海,那个我一直不曾去过的陆家嘴。
或许,我真的和同济无缘,初试成绩出来了,我过了国家线,可是英语单科成绩没有达到同济的最底要求,最终和同济擦肩而过。
杨晓芸的经历应该和我差不了多少,不过她比我更勤奋更有耐力,她连考三年终于考上了同济大学的结构工程专业,而且是硕博连读,对于上个硕士研究生的朋友一定知道硕博连读的风险,当年如果博士毕不了业硕士学历也就没有了,现在这个规定好像是取消了。
谈到读博,说实话只要导师愿意要你,博士还是比较好上的,原因就在于博士太难毕业了!
关于博士,我就分享一下另一篇故事《女博士的路我要不要走下去》
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可是上帝不知道还有第三类人-女博士。恩,没错我就是传说中的女博士,而且还是一名工科女博士。
工科女博士从事科研工作,整个就是一部女汉子修练史。要文武双全:文要英文能读能写,会处理各种数据,画得了各种类型图,写得了中英论文;武要拿得起铁锹,碾土筛土配土拌土一土到底,还要接得了复杂的仪器设备......忙的晕天黑地,都快忘了其实自己只是想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早晨六点的手机闹钟响起,我按住手机,呼出一口气,闭着眼睛慢慢起身摸索穿衣,机械的刷牙洗脸上厕所。
室友还在呼呼大睡,人家的SCI、ESI都发了好几篇,大论文也差不多要收尾了,明年答辩没问题,是该享受生活了。
可是我呢,两篇中文论文都拒稿了,英语论文还在审稿,实验各种问题,数据全是反的!大论文更是遥遥无期。
我能说什么呢?硕士研究生我是混出来的,为了结婚生子,我放弃了硕博连读的机会,整个两年班都是昏昏噩噩的混过来的。何谈什么研究素养。三本的大学二本的硕士,如今985的博士,怎么能不吃力呢?
学历背景不占优势,上了博我才明白一件事情,独立研究创新能力不是说有就有的,是要通过时间和环境去培养的。
导师只是给你提供一个你可以开展研究的平台,至于你自己的研究功底能不能达到要求不是这个阶段所要考虑的。
英语过六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你要能看懂专业的英语论文,你要熟练的用英语写论文,你要在国际的学术会议上用英语做报告。这些都是基本的。
数理计算你要学各种软件,你的C++,CAD,photoshop都是本科就应该会的软件。
对于国内各种顶尖学术刊物还要看其SCI影响因子的高低。各种查新方法都要掌握。
因为各种原因,我一上博接手了一个拖了两年没有结题的横向课题,我耗费了一年半时间把这个项目给结了题。
但这个项目不足以能满足我博士毕业的研究条件,可是我是女生,老板说其它项目要住现场,考虑再三没让我去。
一个50多万的横向课题,用的都是常规研究方法,发的论文被拒指出的问题都是没有创新,可是 我要怎么创新啊!
老板说要加数值计算,可是对于一个连CAD、C++都不太熟练的我,学习软件预计需要半年,项目结题已经耗费了一年半,室内实验也做了一年,我还有时间吗?眼看三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还是两手空空。
一度我想放弃,整夜整夜的失眠,那种绝望是如临冰窖,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痛定思痛,抱怨和绝望是没有意义的,正如鲁迅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还好杨晓芸这个女博士毕业了,最终也找到了另一半,正真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她的故事就是这样。
最后我用刘淼对《一个自考生的逆袭人生》的点评作为结束语。
一个自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同济的研究生,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毕业。这个故事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在现实的中国,没有人对这样的故事产生怀疑。伟大的时代之中,真实的故事会显得不可思议;糟糕的时代中,荒唐的故事却显得真实。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时代往往无法自知——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究竟怎样,大概只能留给后人去评判。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时代仍然在给每个人机会,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这一过程需要经历怎样的艰难。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很有可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之中。……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