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三十三)
2020-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莯槿溪
妙笔生花
典出《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妙笔生花”用来称赞别人杰出的写作天才。
牛角挂书
典出《新唐书·李密传》。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
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歧路亡羊
典出《列子·说符》。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
“歧路亡羊”比喻迷失方向,或者比喻事理复杂、事绪纷繁,容易犯错误。
取长补短
典出《孟子·滕文公上》。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取长补短”,用来表示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用以弥补自己的短处。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典出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汉记》。
毫厘都是长度单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形容稍微相差一点儿,就会导致极大的错误。
食肉寝皮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食肉寝皮”,用来表示仇恨极深。
司马懿攻八卦阵
典出《三国演义》。
“司马懿攻八卦阵”,比喻态度不老实,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假装了解,结果自己吃亏。
一目十行
典出《梁书·简文帝纪》。
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方颊丰下,须鬃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主。读书十行俱下。九流面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一目十行”意思是一眼看10行书,后人用它形容看书的速度快。有时也指阅读粗糙。